人生是出荒诞剧
邀你一起来看戏
1.
如果从来没认真审视过自身具备的特质和天赋,未免有些可惜。年轻时候不加思索接受各路媒体传递的虚假幻象和扭曲价值。中年时候呈现出挣扎的颓唐和庸碌。老年时候依然无法获得清净和慈悲。
不接纳自己、不善待自己,逼迫自己迎合他人的评价和定义,会陷入无意识的焦虑——渴望成功,却盲不择路。无法在某种天赋上完成时间的积淀。
急功近利,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写照。痛苦会在代际之间延续和传播。或许要在欲望和野心被一次次打击之后,人才能懂得,一生所求不过内心平静。有些光环看起来耀目,有些追逐看起来充满勇气,是依仗他人目光得来的暂时满足和自我安慰。抱有随时可以转弯和作出改变的姿态并不容易,代价沉重并非常人可以承担。通常的情况是,年龄渐长,勇气萎缩。
很少人愿意接近真实。不具备刚猛的心性,拨云见日显得漫长而疲惫。
2.
性格里柔性的阴面习得自母亲。
能够敏锐察觉他人的情绪和感受,给予感同身受的支持。热爱花草。喜欢土壤和植物的芳香。从细微之处观察物体的美好姿态。对厨具的挑剔。思考精神层面的现象并从中找到规律。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希望获得圆满的外在形象,情绪化。愤怒时经常感到委屈。泪点低。
在人际交往中的常存缺陷是,放逐情绪跟随他人。共情过度,从前乃至目前阶段的不可轻易改变的习惯。能看到骨髓深处的孤独。寻觅可以快速建立起亲密关系的途径。天赋的滥用。问题的呈现意味着能够进行转变的可能。视为进步。
开始尝试建立精神边界。有时用观察者的角度给予倾听和理解,有时则跳入其中,感染关于渴望或毁灭的冲动。脸孔平静,心内已惊涛骇浪。需要许多时日进行思考和消化。痛苦不是养分。痛苦之中生出的平静力量才是。
也许终身都将追寻那样一个人。在他身上,有着从痛苦中诞生出来的洁净与高贵。有如从淤泥中诞出的莲花。如果没有,可以尝试着把自己活成那样。
决定上路的伊始,即已备好行囊。
3.
关乎自尊自信的部分,同父亲相像。好恶分明,被触及底线时的决绝。不随大流,自由,孤傲。被挑衅时必须予以迟早的反击。坚持个人爱好以令自己感到满足。洞穿现象的哲思。还没习得的部分是,隐忍,大局观。这是我非常欣赏的部分。
父母的性格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互补。他们缺乏对彼此的欣赏,但多年的婚姻事实已足够包容一切。即使是夫妻。理解不了冲突背后潜藏的对方的陈年伤痛与无力自愈——问题的症结所在。人性自私,总是偏爱自己更多,不应以为异。认真接纳和诚实沟通,是一段好的关系应有的前提。
4.
感情关系需要在体悟中行进,而非模式化的开始或结束。爱在说出口的那一刹那即已被简化和浅薄。时间长河里,情感、情绪能够轻易破灭和转移,沧海桑田。但在当下,跳脱出来是困难的。爱或者不爱,全在心念之间,是意志,而非习惯。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如果希望对方变好,自己首先应当发生实质的转变,避免形式化的表演,摆脱妄念。转变需发自真心的慈悲。利他,而非为利己。
主次分明的好处是,面对必要的时刻,能够保有冷静清醒的自我,不会随着情绪的习性伤害他人和自己。
【边走边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