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批:湘西是谁的湘西
20230610
湘西,因沈从文对于湘西的书写而闻名,进而就有了湘西文学。
湘西,因沈从文而闻名,一个人成就了一个地域。
不得不说沈从文是一个奇迹。
然而,湘西的其具体指向是什么呢,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应该都是吧。如果那样的话,所谓的湘西,应该是旧时的湘西,以及旧时湘西所包容的一切,包括风俗、传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不仅如此,还会包括一些应该被遗忘的部分。
这里有沈从文幼年和青年,有沈从文的家族,有沈从文的往事。
即便如此,沈从文还是离开了湘西,是外面的世界更吸引人,更有魅力。如果说外面的世界是新的,那么湘西的世界就是旧的,是新的世界在吸引着沈从文离开湘西。那么是新世界中哪些新奇的事情吸引了他呢,有人说是文学,有人说是别的什么,不管怎样,相比于湘西,新世界更具吸引力,所以沈从文就离开了。
在新世界里,沈从文确实长了见识,也取得了成就,然而却无法融入,总有一种隔离感,在新世界里的确有那么一群人嘲笑、排斥他,使得他感到了一丝丝的不如意,然而他却无法再回归湘西,即便是有不如意,也还是要留在新世界里,沈从文是属于新世界的,不再属于湘西。
为此,沈从文不得不要忍受一些什么,也包括他的婚姻。或许可以想象,在他的内心中有一种隐忍,有一些不能公开的秘密
也或许是这个原因,沈从文才会怀念他的过去,怀念湘西,在他的怀念中找寻那些旧有的风光,以慰藉眼前的惆怅。
在沈从文的内心中,追求美好,甚至是追求完美,应该是他的想法,为此可以不懈的努力和行动,但是这种追求不知道是否包括湘西。实际上,对于湘西,根本用不着去追求,原本就属于他,是被他舍弃了,只是在他不如意的时候才会想起湘西,想起湘西给与他的关爱,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如果湘西真的是他的美好之地,恐怕他也不会远离湘西。
可是为什么会有人说在沈从文世界里,湘西是美好的,是田园牧歌,是世外桃源,我倒觉得这不过是一种误读,并且这种所谓的美好绝不会是现实,只能是妄想,一种虚妄。
如果湘西真的是美好的,那么是否应该保留这种美好,或者使这种美好成为一种普适,事实却是相反,即便是沈从文自己,也从没有想拥有这种美好,所谓的美好只是停留在他的文字里,而不在他的行动中。在少有的几次返乡中,沈从文并没有回到真实的湘西,只不过是回到了他的记忆中而已。
如果湘西真的是美好的,让目前还依旧生活在湘西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他们是会保留这种美好,守护这种美好,还是放弃这种美好,还是逃离这种美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所谓的美好,不过是一种说教。外人对于这种所谓的美好的欣赏与赞美,不过是一种附会,如同东施效颦。
不可否认的是,湘西的确远离现代社会,在各个方面,具有一种原始般的特质,是现代社会说不具有的,亦或可以说是被现代社会所遗弃了的,而使人有一种怀旧的向往,但是绝不可能在翻转回去,重新拥有。湘西的现状,抑或说是沈从文笔下的现状,如同化石一般,让人们好奇,遐想。
湘西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湘西又是的怎样与众不同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亲自走一趟湘西,要想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用沈从文的方式,或是徐霞客的方式,而不是旅游的方式。
真实的湘西,确切的说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落后的,未开化,或开化不完全的,有些事情还是依照相对原始的方式在运行,难道这些就是所谓的牧歌,所谓的田园吗,人们是否还会羡慕刚刚从树上下到地面时期的先民呢,那个时候,可能才会有真正的牧歌和田园。
如此看来,所谓的湘西,并不属于真正置身于湘西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而所谓的湘西,应该是属于那些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一群养尊处优的人们,是他们意念中的想象,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湘西才得以存在,并且为了迎合这些人群的需要,湘西才会去拼了命的要把自己打扮成为一种别人希望看到的模样,而不去管现实的真实生活会是怎样。
或许也不止于湘西,也可以是桃源,也可以是理想国,不过是一种闲来无事的精神鸦片而已,是一些人的精神寄托,不会成为他们的现实。真正的现实,对于那些真实的身处其中的人,湘西更像是一种囚笼。
附:提纲
1 湘西风情,属于旧俗,属于旧的生活方式。
2 保留旧俗,就是要放弃现代文明。
3 由谁来保留,保留的代价是什么。
4 与现代社会不容之后,才会怀念旧俗。
5 沈从文的性格与经历,是否是其怀念和留恋湘西的原因。
6 如果可以选择,有多少人会留在湘西,又有多少人会奔赴湘西。
7 湘西风情有多少是可以保留的,为什么现代人不再留辫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