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养生,我是最没资格说的,但是因为我身边有两个活生生的例子,两个还算比较长寿的老人,两个养生方面的奇葩人物,所以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养生方面的经验。
一个是我爸,生于1937年,战乱年代,农村放牛娃,从小吃不饱穿不暖,兄弟姐妹众多,爷爷过世早,我爸排行老二,但是大伯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爸爸出来闯荡,像长兄似的拉扯几个兄弟姐妹。爸爸吃饭不挑食,什么都吃,吃什么都香,没有说南方人只吃米饭不吃面的习惯,我们家基本上是米面各半。爸爸经常说:多吃饭少吃菜,菜比饭贵。我小时侯已经是八十年代了,条件已经挺好了,总是对他的话嗤之以鼻,妈妈也训斥他,要多吃菜!我小时侯总是剩饭,我爸就是打扫剩饭的人,有多少他都能吃掉,而且最后的菜汤他还要兑些开水津津有味地喝掉。他干什么都慢,吃饭能从人前吃到人后,他不急,洗碗的人干着急,他一张嘴吧嗒吧嗒的一边看中央一一边吃,不管中央一演什么他都看。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饿着肚子睡不着,每天晚上都要吃得饱饱的,吃饱喝足了睡觉香。我爸是不进厨房的人,在吃的方面也不讲究,只要有口吃的就行了,也喜欢吃肉吃甜食什么的,但是不馋那些。晚饭的时侯要喝上一两酒,自得其乐。其实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生气、不着急,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妈妈经常骂他训他,他也不生气,从未见过他发脾气。退休以后疯狂的爱上了保健品,不知道是吃了这么多年保健品的缘故还是他慢吞吞的性格使然,看上去不像八十多岁的样子,除了有些老年病和腿脚不太灵便,其他都还好。
还有一个是我婆婆,生于1943年,今年也七十有五了。这个老太太更加奇葩,七十多岁,身体一点儿毛病没有,从不吃任何保健品,给她买的钙片、蛋白粉等过期了老太太扔掉也不吃,血压不高,老年人的毛病一概没有。吃饭多睡觉死,脑子反应快,嗓门大,比年轻人还硬朗。她大约五岁的时侯在河南老家把右脚摔坏了,以后只能用脚外侧走路,从此就跛了,个子也没有长高,但是她脑子聪明,很要强,竟然中专学了一个机械专业,毕业以后还主动要求分到工厂当建筑机械工程师,据说还设计过翻斗车。因为刻苦学习,眼睛成了高度近视,因为眼睛看不太见和腿脚不好,她很少出门,过马路需要别人搀扶,上班的时候在厂里同事们也照顾她,可能也有人嘲笑她身体残疾,但是她从不在意。她只是很害怕出门也害怕换环境,在她自己的一片天地里自得其乐,她喜欢一个人在家,把电视声音开得大大的,想看什么看什么,包些自己喜欢吃的包子,比如胡萝卜豆腐馅的。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去广州一个月,回来以后老太太红光满面的,她一个人逍遥自在,想干嘛干嘛,不用早起给我们做饭,不用洗碗,一个人过得更好。
这个老太太最大的特点是心里不搁事,没什么心事,也不生气,好像习惯了世人对她的冷言冷语,她也不放在心上,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在吃的方面更加随意,只要有馍馍就行,懒得做饭了就吃凉馍馍,没味道了就洒点盐,高兴了下一把挂面撂几个白菜叶子,倒点醋就是一顿好饭,因为快没牙了,有时间她会包包子,她会用一天的时间包一顿包子,她干活之慢之仔细我也是头一次见此类人。每天早晨六七点钟她会起床给我们做早饭,八点半我们吃上早饭了,这时她会准备晚饭的食材,她虽然眼睛不好但是切菜切得又细又小,她切馅子的时侯都快把馅子剁成沬儿了,她特别有耐心,一点儿也不着急,而且她知道累,她干着干着活饿了就吃些馍馍,瞌睡了就倒在沙发上睡一觉,从不透支自己的身体。有一次我带她去社区年审,从家走到社区再走回家,她累的不行了,早早就睡下了,第二天也起晚了,算是满血复活了。
她每天都会问明天早上几点吃饭?吃什么饭?晚上吃什么饭?不给她说她就不知道做什么,也许她脑子里只有馍馍和面条吧!
我们在家的时候,因为女儿要学习,老太太不能看电视了,老公就把大的爱派给了老太太,老太太学的还挺快,很快会在优酷上看电视电影了,从此走到哪都抱着爱派,不做饭洗碗的时侯她就打毛衣,一边打毛衣一边听爱派,专注得你叫她都听不见。她曾经花了三四年时间用废毛线一点儿一点儿地接上,给女儿打了一件粉色的毛衣,这个工程浩大的我简直是叹为观止,我以为她打不成毛衣了,没想到她打成了,还是带花的,她用她的理工大脑计算出的花纹,结果非常悲催,遇到了她孙女这个小魔王,穿了不到一个星期毛衣上就有几大片的油渍,洗也洗不掉,扔了可惜,本来想留作纪念的!
婆婆每天做操、打毛衣、洗碗做饭的时侯都非常专注,你叫她她都听不见。今天晚上她说她不饿,不吃饭了,我说吃一点点米饭吧,给她盛了一小碗,又给了她夹了些冬瓜和萝卜和一小块猪蹄,她刚吃完,女儿剩了一点面条又倒给了她,她也吃完了,现在快12点了,她又掰了一块饼子,一边吃一边喝水,她说她有时候会手里拿着馍馍边吃边睡着了……
这两个人何其相似!都是能吃能睡不生气心里不搁事的人,这就是最好的养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