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乌鸦救赎:别让3000一月的人生,埋葬了你年薪百万的可能

乌鸦救赎:别让3000一月的人生,埋葬了你年薪百万的可能

作者: 8285ffc7515d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11:54 被阅读0次

如果做某一件事,和“提升自己”无关,

那就应该考虑一下,它到底值不值得去做。

在真实世界里,

提升自己的价值和魅力应该优先放在第一位,

在恋爱中更是如此,

自身价值,

决定了两个人相处的基础。

一个问题是:

人在树立了目标,

并且想要提升自己时,

难免会碰到别人对你的质疑和嘲笑,

他们可能会对你的目标冷嘲热讽:

就你这个样儿,都到这个年纪了,

还不好好工作赚钱养家,

瞎折腾什么?

当一个正常人听到这样的反馈时,

就好像心中的火苗被突然吹了一口冷气,

难免会有所犹豫和迟疑,

意志力薄弱的人甚至会被其影响,

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目标。

因为人的意志力,

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强。

当你发现:

你想要达成一个目标,

而周围人却都在劝你不要继续时,

你该如何坚定地把行动贯彻到底,

直到完成目标呢?

这就要使用到:

【无反馈效应】

无反馈效应的意思是说:

当你有一个想要做的目标时,

不要去在意别人的嘲笑和质疑。

对他们,

你最好连一个反馈都不要给予。

 

因为,那些质疑你的人,

他们一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

他们甚至认为周围的人也应该如此,

谁要是稍微有点出众,

就会被他们当做异类去打压。

不管他们是出于思想的陈腐,

还是人性里的嫉妒,

你都没有必要和他们争执,

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在浪费时间。

你无法叫醒一个正在睡觉的人,

也无法说服一个思想已经腐烂的行尸走肉,

所以争执这件事本身就没有必要性,

与其费心争执,

不如专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只要你足够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你会慢慢发现,

曾经身边的那些质疑的声音,

竟然也慢慢消失不见了。

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

争执是双方能量的对撞,

这种对撞,只要少了一方,

能量就会立马失去依附,

消失于无形。

更何况,

他们只会原地踏步,

而你早已经闯到了新的疆域。

所以,

面对别人的质疑和嘲笑,

你只需保持无声,

在脑海里想好行动的每一步,

却最好懒得对他们说。

这时你会发现,

你不但节省了不少时间,

内心世界也获得了inner peace.

但是请注意:

人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

不只会遇到负面的声音,

有时赞美和鼓励的声音,

其实会通过更曲折的方式,

影响你实现你的目标。

1976年,

经济学家【迈克尔·詹森

和威【廉·麦克林】研究提出了励理论

他们发现,赞美和鼓励,

对一个人实现目标的帮助,

它的有效程度非常有限。

换句话说就是,

如果你实现一个目标的动力,

来自于他人的赞美和鼓励,

那么一旦别人的鼓励和赞美消失,

你的动力也会大大减少,

甚至完全无法将目标推进下去。

如果别人一赞美和鼓励你,

你就觉得又充满了战斗力,

这个状态是比较危险的。

因为你的动力不可持续,

并且严重依赖于他人。

这告诉我们,

当你树立了一个目标时,

不仅要对诋毁和嘲笑保持无反馈的态度,

而且要对赞美和鼓励,

保持低度反馈的态度。

真正能实现目标的人,

都是自我推动的,

也就是著名心理学家

费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所说的动因理论

如果你想做成某一件事,

最可能坚持下去的方法,

只能是因为你自己发自内心想做这件事,

而不是别人鼓励你,

所以你才开始做。

很多人在读书时,

应该常常听到老师说这样一句话:

同学们啊,我让你们努力读书,

说一百遍,你们还是该玩游戏玩游戏,

等你们进入了社会,

发现读书读得好,真的能赚大钱时,

你们就会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老师的这一番话,其实就是在讲,

读书的动力究竟应该来自于哪儿。

父母亲戚每天灌输各种读书重要论,

很容易让学生觉得,

我是在为别人读书,动力来自于外,

也就是激励效应下的学习状态,

所以效果往往很不好。

而当学生走进社会,

真的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时,

他们才会自己去找书看。

这是动因效应下的学习状态,

所以才能真正学有所得。

最后,让我再总结一下:

当你面对别人的负能量时,

采取无反馈的态度,

是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

也免得让别人的负能量,

吞噬了你继续朝目标努力的决心。

当你面对别人的赞美和鼓励时,

采取低反馈的态度,

是为了避免把别人的赞美,

当成了自己的动力,

所以只在内心或者口头上简单表示感谢即可,

不能因为赞美而飘飘然,

减少了你的目标感和你前行的动力。

当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一定还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

甚至有时怀疑自己,

到底该不该坚持下去。

至于,坚持一个目标,

最后究竟能不能获得成功。

时间早已经有了答案,

就让时间替你回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乌鸦救赎:别让3000一月的人生,埋葬了你年薪百万的可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eb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