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现代国画课第二节课笔记~1

现代国画课第二节课笔记~1

作者: 拙之 | 来源:发表于2019-11-21 22:01 被阅读0次

文房四宝之纸

01

宣纸

中国纸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出现很多名纸,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宣纸。

宣纸:以地名取名,产于安徽南部泾县,因隶属于宣城府,故称宣纸。

宣纸始产于唐代,主要原料是青檀皮。诗经《伐檀》的檀即指青檀。

最高级别的宣纸是原料含量100%青檀皮,一般80%含量为特净级,已极有韧性,能呈现墨色层次。在原料紧缺时,出现混合皮料纸(此皮为树皮的皮),比如加入沙田稻草。当添加的稻草含量超过50%,就不是宣纸而叫草纸了。

泾县的李白诗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桃花潭

在宣纸中,又属澄心堂纸最为珍贵。由南唐后主李煜亲自监造,并于自己批阅奏章地澄心堂贮藏,因此命名澄心堂纸。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中记载:“南唐有澄心堂纸,细薄光润,为一时之甲。”蔡襄《文房四说》中说,“李主澄心堂为第一”,《歙县志》称澄心堂纸为“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品质卓越如此,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在得到澄心堂纸时,竟说:“此纸不敢书。“

据说张大千有见过澄心堂纸。

另有以楮树为原料的宣纸。楮树又叫构树,俗称摇钱树,因南宋时做钞票用,用楮皮纸制成楮币作为纸币流通。

02

金粟笺

金粟笺,又称金粟山藏经纸,宋代名纸,具有浓淡斑纹的蜡黄藏经纸。

宋代皇帝赵匡胤提倡佛教,印经盛行,浙江海盐金粟山下的金粟寺里收藏了北宋刊刻的大藏经,纸上有朱印“金粟山藏经纸”,所用纸张,被称金粟山藏经纸。以褚皮,桑皮为原料,经过涂蜡,研光处理,纸品厚重,帘纹不显,,由两层薄纸组成,可揭成两张。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说:“宋有黄、白藏经纸,可揭开用。”

明、清时期,文士们常以用金粟山藏经纸作书画手卷的引首为荣。明代周嘉胄《装潢志》中云:“余装卷以金粟笺、白岌糊,折边永不脱,极雅致”。由此可见金粟笺极名贵。

03

更早的纸

更早的纸,有赫蹄,西汉时期的小幅绢帛,竹简和木简的替代品。有一个关于赫梯的故事。西汉末年的赵飞燕因嫉妒女官与汉成帝有子,用赫蹄包了两粒毒药,并在赫蹄上写“。。。努力服毒。。。”字样,逼其自尽。

还有灞桥纸,是麻质植物纤维纸。不查不知,因古纸的定义争议,灞桥纸是否为纸,曾引起特别争议。

04

竹纸

随着印刷需求的增多,出现获得更易、成本更低的新技术~竹纸,是以整个茎秆为原料制作。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现代国画课第二节课笔记~1

    文房四宝之纸 01 宣纸 中国纸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出现很多名纸,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宣纸。 宣纸:以地名取名,产于安徽...

  • 我喜欢国画

    每周日下午,我都会去学书法。书法老师常常在第二节课布置画国画。我也很喜欢画国画。 今天我们要...

  • 每日复盘 Day23

    #今日复盘# 1、CMA P2第三、四章知识点复习; 2、生涯课第二节直播课学习,并输出笔记; 3、Momself...

  • 第二节国画课 牡丹

    画牡丹前,挤出四种基础颜料-藤黄、赭石、花青与 和曙红。 起笔水份饱满些,笔尖端部分调入曙红,藏锋画起。 根据牡丹...

  • 复盘_【糕小糕视觉笔记成长营】

    1. 课程框架回顾 第一节课:什么是视觉笔记?它的好处是什么? 第二节课:九宫格阅读法、概念卡片制作。 第三节课:...

  •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这周三是第二节林曦的《中国画美育课》,直播课没上,看的回放。我这个月自己带娃,真的好累好累,还要忙画展的事,作业都...

  • 国画课

    周六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去上国画课。今天画竹子,一开始练习竹叶的画法。 正式画时因为我的小失误,不小心把我的毛笔掉到...

  • 国画课

    9月份工会开设了国画课,一共两个班,每个班大概十个人左右,每周三上课,两个班的课程内容都是一样的。我在二班...

  • 国画课

    周天,天气睛朗,我去上国画课。你们知道我画的是什么吗?有好多东西呢!有萝卜、大蒜、辣椒。这三种蔬菜组合在一起...

  • 国画课

    今天早上起来,我先把我妈妈给我布置的作业做掉一半,然后十点多我就自己坐上公交车去上我的国画课了。 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代国画课第二节课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ex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