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伴随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学伴随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作者: 冰清雪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2-24 23:05 被阅读0次

      在当今社会我们教学中经常碰到青少年学生在学业的压力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特别是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他们做出一些难以令人理解的行为,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所以,我们学习心理学显得很必要和重要。

      首先,我们简单地认识一下什么是心理学?我的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人又包括动物,当然研究动物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为主。简言之,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三大任务:揭示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指导实际运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青春期懵懂,更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其表现是多样化的适应问题。这是个比较笼统的心理问题,包括对新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适应。

      先说对新环境的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对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要求更高了,跟过去相比起来,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或许都会有较大变化,对于新生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诸多变化,可能会有些措手不及,以致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如焦虑、紧张、自卑等,结果越来越糟糕,任其发展的话,就会导致心理问题,影响到其他活动,严重的还会造成抑郁等心理疾病,甚至出现失眠等影响健康的问题。所以,适应是每个新生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不光是新生,每一个人,只要是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总要面对这个问题。

      有人会说,适应只是个时间问题,早晚都会适应的。其实不然,有些人花再多时间也难以完全适应新环境,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入学伊始,认识的人又不太多,对一些规则什么的又不太了解,更多时候还得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去思考、去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向别人请教也好,自己查资料也好,总之,就是一个分离过程,与曾经和自己“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家人、密友分离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会造成比较大的心理落差感,有种孤独、无助的感觉,想要放弃。但现实总是要去面对的,有的人勇敢地接受现实,坦然面对,处理问题时泰然自若,遇事总是冷静分析,既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也不拖沓、任其发展,这样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是相对较高的,他们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人力、物力、还有其他文化力量等等,他们往往表现得比较主动,主动交朋友,主动向别人请教一些问题,主动查找对自己有利的资料,主动学习等等,自己把握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那结果不言而喻了,他们最终就能很好地融入到新环境中,而且时间上往往比较短。

      反之,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面对新环境时往往会表现得很被动,要不就是急于求成,总是觉得自己应该早就适应这个环境,但现实又往往不如人意,这就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抑郁惆怅就随之而来,终日闷闷不乐,遇事也总是自己独自在纠结,不愿与别人交流。这样的人往往很难适应,当然就不能很好地融入。所以,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的理解,一定要主动,主动了解新环境的情况,多与人沟通,注意学习,千万不可被抛弃。

      其实心理学无处不在,心理学时刻伴随着儿童与青少年成长。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心理问题,很正常,千万不能认为自己有病或是陷入其他心理误区,不敢去正视它。正确的态度是,勇敢地去面对,正确认识心理问题,认清它们的影响,从容面对,找到解决途径,走出心理误区,克服心理困难,健康、快乐、阳光地成长,不要让心理问题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所以,我非常期待新网师的《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认知发展》课程的直播课,能从中学到更多心理学的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青少年的一些心理问题,让他们走出自己心理的阴霾,阳光快乐的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伴随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go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