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一则

作者: 如是秋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15:15 被阅读10次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已,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顾荣是何许人呢?

顾荣,字彦先,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东吴丞相顾雍之孙。江南大学四大家族顾家的大人物。西晋末年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首脑。弱冠即仕于孙吴,吴亡后,与陆机、陆云同入洛,号为“洛阳三俊”。永嘉六年卒于官,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元”。建武元年,司马睿改称晋王,追封公爵。

这样的一个世家大族的公子哥,和一群圈子里的朋友吃顶级大餐—烤肉。看到端盘子的服务人员想吃。估计也就是吞了一口口水,喉结那里跳动一下,恰好被顾荣给发现了。心生不公,就把自己的那份烤肉赠送给了这个送烤肉的人。就是这一次不经意而为,却获得了对方在后面的人生中数此相救于危难。这不就是无心的付出,意外的收获吗。

一个小橘子无心中给另外一个在生病中的小橘子煮了一碗粥,于是就结下了一份因缘,无心的一碗粥,意外地走在一起。

对于顾荣而言,我们可以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说明他的这种际遇,受炙人受其恩遇,这种恩遇看似是一盘肉,更多的是被尊重,对受炙人而言,顾荣无心之所为,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是他的生命里的一道光亮。“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反思呢?不就是让耕者有其田,对社会的公平的一种想法吗?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做人,持守一个真心,不流于俗,不从于众,当为则为,就是一种开放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人生肯定又会有更多可能。

相关文章

  • 《世说新语德行》一则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

  • 1101|01——德行第一(1)

    今日阅读《世说新语》第一篇——德行。 德行篇主要记载古人重德行的小故事。有君王刚即位就去拜访有德行之人的故事,也有...

  • 德行天下

    德行第一 德行第一出自《世说新语》,德行指的是美好的道德品行,强调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即拥有良好的德行受人尊敬。 每...

  • 空降地方的中央干部陈蕃,之前的骄傲何处安放

    《世说新语》首章德行篇的第一则故事说的是东汉陈蕃。 陈蕃虽在现代知名度不高,但在东汉后期绝对算是流量巨星。当然并不...

  • 《世说新语》德行

    荀淑,家境贫寒,没有仆人,有客人到,就让儿子伺候。 荀巨伯远道而来看望病友,外族敌寇入侵,宁愿自己受死,也不离不弃...

  • 《世说新语》德行

    荀淑,家境贫寒,没有仆人,有客人到,就让儿子伺候。 荀巨伯远道而来看望病友,外族敌寇入侵,宁愿自己受死,也不离不弃...

  • 寒假第一天反馈

    今天6:00起来和妈妈一起读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一则三~五遍。然后去上了美术课,回来录音频。中午午休过后看水...

  • 《世说新语》· 庾公不卖的卢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第三十一则: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

  • 陪伴营1106||《世说新语》之德行②

    笔记来源:《世说新语》 刘义庆(著) 《世说新语》德行篇,共26个故事。 1. 陈蕃上任后立即拜访徐稚(礼贤下士)...

  • 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尊重,2000年前的动人故事,今天依然值得学习!

    《世说新语》共36篇,以“德行”为首,所谓德行,汉郑玄注《周礼》解释道:“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说透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说新语德行》一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gs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