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nǚ),《说文解字》“妇人也。象形。王育说。尼吕切。”象形字,许慎偶尔举王育的论点,可惜我们现在都不知道王育是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浑言之,女亦妇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也就是笼统地说,妇女和女人是一样的,但仔细分辨没嫁人的是女孩,嫁人了称妇女。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象交手敛衽之状,以别于男子也。”女字的小篆字形象人字,特别强调双手在身前交叉行礼的样子。甲骨文女字就象一个人跪坐双手在身前交叉的样子,象征当时淑女的坐姿。有的头上有一横象征发簪,女子成年要行及笄礼。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则认为象两手在做女红的样子,这是另一种解释。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差不多,只是跪坐姿态慢慢被简省了。到了隶书形态大变,好象金文被转动了九十度横放,身前交叉的双手转向了地下,楷书字形是沿用隶书。文中的字义在《辞海》释文第一条“女人。与男相对。《诗·郑风·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慕(mù),《说文解字》“习也。从心,莫声。莫故切。”形声字,接着查“习,数飞也。”习的本义是小鸟学飞,频频试飞,引申为练习、学习的意思。这里应该用了引申义,所以慕的本义是向榜样模仿学习。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解释得挺清楚“慕亦爱也。爱在内而慕在外。慕犹模也,习也,爱而习玩模范之也。”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我们崇拜偶像,就会试着模仿偶像的言行。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心悦而效习之谓之慕,犹手抚而规为之谓之摹,语原一耳。”这样解释慕和摹两个字挺有意思,我们学习字画离不开临摹,就是照着原作或描或临。我们向往偶像,就要从心里去学习、模仿。慕字的字形在金文和小篆都是从莫从心,到了隶书心字变成竖心旁的样子,楷书竖心旁又变化了,其实还是可以看成心字,就是卧钩变竖钩而已。《辞海》中三条释文都不太适合这里的文义,第二条“羡慕;仰慕。”勉强沾边,不止仰慕还要模仿,以之为榜样。
贞(zhēn),《说文解字》“卜问也。从卜,以贝为贽。一曰鼎省声。京房所说。陟盈切。”许慎的这个解释集合了两种看法,第一个是会意字,认为请人占卜要准备财物,所以本义为卜问、占卜的贞字由卜和代表财物的贝字组成。京房的观点则是会意兼声,京氏是西汉的易学大家,可能有家传的资料,所以他的说法更有根据。甲骨文出土后京氏的观点得到了佐证,早期甲骨文中贞字就是假借了鼎字,负责占卜的人叫贞人,所以在甲骨文中贞字非常常见,形态比较多,早期假借鼎字,后来在鼎上加卜,就有了鼑字,因为字形太复杂,金文中就出现了鼎足简省的zhēn字。小篆、隶书、楷书沿用,鼎省形讹变为贝部,简化汉字贝部又有简化。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鼎、貝形近,故鼑乃讹变为贞也。”文中的含义应取《辞海》释文第三条“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如:忠贞;坚贞。《后汉书·张衡传》‘苏武以秃节效贞。’”
洁(jié),这里繁体字用潔,《说文解字》没有收这个字形,《说文新附》“潔,瀞也。从水絜声。”形声字,本义为清洁、干净。《说文解字》“瀞,无垢薉也。”没有污洉、浊秽就是干净。可能因为干净的水清澈透明,最为明显,才用水作洁字的形旁吧?潔应该是后起字,小篆字形和楷书差不多,简化汉字用的洁字在古代是一条河的专用名词,《玉篇》“洁,水也。”千字文中的字义在《辞海》第一条释文“干净。《左传·定公三年》‘庄公卞急而好洁。’也形容人的操行清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洁,其行廉。’”这里也用操行清白的含义。
女慕贞洁,就是女子要仰慕效仿志向坚定,操行清白的对象。古代对女子贞洁的定义可能比较狭小,比如出嫁前要求纯洁,出嫁后要从一而终之类的三从四德。我们现在把贞洁的含义拓宽,志向坚定忠诚,操行清白,这是无论男女都应该学习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