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班第一期开课前,有两位家长私聊我:“彩儿老师,我家孩子特别慢热,性格内敛,您帮我多关注一下,我担心他适应不了……”
今天到了课堂,我格外关注他们,却意外地看到他们没有任何拘谨,总是高高举起自己的手。
反而表现出了课堂氛围担当的角色。家长们也很是好奇,为什么内敛的孩子,老师会说他特别积极?
其实我心里特别清晰地知道,没有绝对的内向、外向,在不同的“场”,人类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可能截然相反。
在一尘不染的街区,一个人总会把垃圾拿在手里,走很远的路都不会乱丢。我们可能给他一个固有印象,“讲文明”。
可是到了一个阴暗潮湿的角落,那里满地垃圾,散发着恶臭,旁边还堆积了一小团垃圾。还是那个人,大概率,他一定会把垃圾丢在小垃圾堆上。
这是被人看见了,很可能给他戴上“不文明的帽子”。可明明就是一个人,同样的学历,同样的认知,不同的仅仅是那个“场”不一样。
课堂上,我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场”,在这个环境里他们可以表达任何课堂相关的自己的观点,并且会被肯定被赞赏。
不必担心因为观点不同就被禁言,被否定。在这样一个“场”里,平日不爱表达的孩子,也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了。
我自身也是深受“场”的影响。
平日里不爱表达,大多时间埋头做事,尽量逃开表达机会。可,每次到了公众场合,需要上台演讲,我总可以绽放更多的光芒。
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并不是能力问题。只是“场”不同而已,不同“场”下,我们自然而然会有不同的表现。
前一秒还坐在台下耷拉着脑袋的演员,灯光一打,舞台上一站,神采奕奕瞬间附身。
前一秒还身体不适捂着暖宝宝,什么都不想干,可下一秒走上讲台了,自然而然精气神十足。
前一秒面对顽皮的孩子气炸天,后一秒面对客户露出春风般的微笑。
对爱人蛮狠霸道,下一秒对同事春风化雨。
……
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不是能力问题,不是脾气不好,不是心情影响,更不是性格不同,只是处于不同的“场”,我们会有不同的表现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