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 | 奶奶,我回来了

作者: 九命琵琶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20:09 被阅读539次

撰文 | 九命琵琶


儿时年前的大门口

        曾几何时,过年,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无疑是最欢乐的时光。拿着不在乎多少的压岁钱,穿着自己精心挑选的新衣,在爆竹声中,收集着自己童年的点滴。

        渐渐的,我们穿上西装,打上领带,长成了大人模样,童年的年味,童年的时光,却在指尖缝中慢慢流逝,越发模糊!

家乡庙会(俗称——迎老爷)

        今天,是2019年1月8号,腊月初三,国历新年已经过去七天。连续加班的我,难得换来一天的调休,在刺骨的冷风中,艰难地披上那件前年过年时在北京买的外套,它依旧好看,合身,可却略显褶皱。我在寒风中,蹒跚地走到附近的百货商场,或许是新年将至,商场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年货,蜂拥而至的人们,正在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商品。

“奶奶,奶奶,今年我们买这个灯笼吧,好吗?”

旁边的小孩,撒娇地恳求着自己的奶奶,那眼神,那语气,像极了儿时的我。我望着他,静静的望着他,记忆不知道从何处,慢慢的拼凑起来,一块、两块、三块……

最后,慢慢汇成了一幅画,一幅儿时,与奶奶一起过年的画。我沉思在这渐渐拼凑完整的记忆画卷里,让它慢慢地带我回到儿时的春节时光。


儿时年前采摘鼠壳草的田间

“奶奶,我回来了!”

很多时候,这句看似再普通不过的话,似乎都成为一年以来,我与奶奶说的第一句话。从小,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一家人便搬到城里住,奶奶不喜欢城市的喧哗,便主动的向父亲提议,想继续待在村里。我知道,她喜欢这里的朴素,喜欢这里安逸。所以,这也导致了我一年,可能只有过年的时候,能见到自己的奶奶。

我清楚的记得,每年放寒假,腊月十五前后几天,我便迫不及待的恳求父母,带我回村。每次,我都是大老远,见到奶奶,便狂奔着呐喊:“奶奶,奶奶,我回来啦!”

是啊,那声音,夹杂着一年的情绪,夹杂着我与奶奶一起过年的期待!

        大概是在腊月二十左右吧,就要开始捣鼓着过年的东西。这一天,很多人都会跑去隔壁村子的店市购买年货!

我最开心的,莫过于买灯笼。这家店的做灯笼手艺,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谓百年老字号,做出来的灯笼复古而不失优雅,端庄却更显霸气!每次,我都喜欢静静地依靠在奶奶身上,咀嚼着口中的糖果,仔细地看着店主将一根根的竹条编织成一个灯笼框架,紧接着糊上一层略显暗黄可却十分通透的灯笼纸,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后,店主便会露出那口大黄牙,笑着问,什么世家的呀?每次,我都会争先恐后的抢着说:“爷爷,九牧世家!”然后便哈哈大笑。

家乡传统手艺——竹编灯笼

虽然那时候不知道九牧世家是什么,只知道,它出现在奶奶给我讲的故事里。

买完灯笼,采购完其它过年祭神的物品后,奶奶都会带我去吃我们那最地道的米钱(便是用糯米,豆沙做成的当地小吃),一个个晶莹剔透,甜而不腻。别看那时小,每次我都能吃上个七八个,撑着圆乎乎的小肚腩,小心翼翼地拿着两串大灯笼回了家。

        腊月二十八左右,家家户户便会开始打扫房屋,挂上春联。因为从小学习书法的缘故,每年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让我自己题字,然后拿去春联店渡上一层金粉。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奶奶替我磨墨时慈祥、端庄的脸庞。

现在回想,那时候,真的无比快乐!

当天下午,奶奶便会拿出她的绝活,开始做各式各样的糕点(我家那边把这种糕点称为粿),有红桃粿,鼠壳粿,油粿……奶奶基本是按照我喜欢的口味来做。每次,我都会趴在地上,捣着与奶奶一起去田间采摘的鼠壳草,不吵也不闹,静静地看着一个个粿从奶奶这双布满皱纹,但又细巧的手中诞生出来。那粿的味道,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咬下去,满满的馅与煎得脆脆的外皮一起,香味锁在口中,流连忘返。

可能,那是出自奶奶的双手,出自我最开始记忆中的年味吧!

儿时奶奶做的红桃粿

        忙完一系列年前的准备工作后,便是等着大年三十的到来,对于幼小的我而言,这种等待,无疑是漫长、焦虑的!无时无刻地想着那套新衣、那不知道藏了多少压岁钱的红包、那声声入耳的鞭炮与各式各样的纸影人物。

        日盼夜盼,大年三十也在震震入耳的鞭炮声与熟悉的春晚声中到来,每年父母都会带来一大堆我喜欢的零食与我那套日日思念的新衣,在吃完年夜饭,换上新衣后,奶奶便会背着我,来到村里的纸影戏棚前,给我讲每个纸影戏背后的故事。夹杂着寒风,每次我都愿意待上几个小时,比划着戏中人物的动作,嘴角振振有词。

家乡的纸影戏棚

奶奶年迈,但也愿意陪着我,静静地站在冷风中,看完每一场演出!我知道,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为了自己的孙子,也愿意在寒风中待上几个小时,虽然她已经看了这么多年,但是晚年,这些时光,只属于她与她最疼爱的孙子。

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家乡的纸影戏,但是,在那冷风中,却依旧能见到那个老人与孩子,她教着那孩子,那孩子,静静的学着。

        隔天便是大年初一,大街小巷都布满红色的鞭炮纸,我喜欢放鞭炮,奶奶便会一路给我捡来那些掉落,还未引爆的小鞭炮,用红色的日历纸包着带到我面前,一颗接着一颗,陪我放完。

一阵阵脆耳的鞭炮声,夹杂着新年的味道,夹杂着儿时的味道,夹杂着奶奶疼爱的味道。

图片来源于儿时拍摄

        或许,这就是儿时简简单单的年味,已经无法再体会到的年味……

        在这段静止时间里,记忆带我走过了多少个儿时热闹的春节,虽然此时,我已记不清,从哪个时候开始,自己已经闻不到童年那股纯真的年味,也忘记,自己有多少次不能这样静静地陪在奶奶身边过年。

那句“奶奶,我回来了!”也渐渐变成“奶奶,今年我不回去了!”

        时间或许过去许久,我慢慢缓过神来,灯笼架前的小孩与老人,已经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不知道自己沉思了多久,视线变得越发迷糊,也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我轻轻地擦去眼角的泪水,嘴角微微上扬,拿出手机,打了那串好久没动过的号码,电话慢慢接通,那个熟悉的声音又出现在我耳边,千言万语,此刻也只能汇成那短短的几个字

“奶奶,等我,我快回来了……”

        是啊,人各不同,有人儿时的年味,是美食、是习俗、是合家团聚。而我儿时的年味,却是简简单单的从那句“奶奶,我回来了!”开始,是一个老者,静静守护她幼小孙儿的味道。

简单却那般真,无私却那般实!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

相关文章

  • 儿时的年味 | 奶奶,我回来了

    撰文 | 九命琵琶 曾几何时,过年,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无疑是最欢乐的时光。拿着不在乎多少的压岁钱,穿着自己...

  • 儿时的年味|回奶奶姥姥家过年

    我小的时候,每年过年都要回西安,在奶奶家过除夕和初一,初二回姥姥家。 我们家那时在山区一个很小的县城。座绿皮车回西...

  • 儿时的年味|奶奶的灶台

    奶奶家是县城里为数不多的木头房子,在老城区,瓦片灰青,被雨雪淋漓成了黯淡颜色,木的梁,木的门,木的窗,木的墙。那是...

  • 儿时的年味/奶奶的背影

    似乎又闻到了那道浓香的年味,奶奶,您还好吧? 记忆中最最难忘的,就是那个令我魂萦梦绕、清凉遥远的故乡,那个叫清...

  • 儿时的年味|奶奶的爱

    记忆深处,有一种浓郁的情感。有一种最真挚的爱。 回想起小时候,我的奶奶,总是很忙碌。她在田地里干活,拨下希望的种子...

  • 儿时的年味|奶奶的新衣

    快过年了,家家都在大扫除。 奶奶戴着一顶竹斗笠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根长竹竿和竹叶、树叶绑成的大扫...

  • 儿时的年味|奶奶带我去拜年

    一年一度春节又将到来,年近了,心也飞回家乡去了,飞到父母亲的身边,更想家了。但因工作特殊,今年又不能陪父母过年,但...

  • 儿时的年味|神灵保佑奶奶

    还有半月就是奶奶去世满周年的祭日。 往年春节我都会跟奶奶讨要压岁钱,奶奶躺在床上不能说话,一只手不能动了,另一只手...

  • 儿时的年味|80后的农家女

    儿时的年味是我一生最难忘的记忆, 儿时的年味是我此生最甜蜜的时光, 儿时的年味是我这世最柔软的回忆, 儿时的年味是...

  • 儿时的年味

    说起年味我有发言权,说起儿时的年味我也有发言权。儿时和年味离我都不算遥远。 说起儿时的年味,又让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 | 奶奶,我回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mb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