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私的基因:前言

自私的基因:前言

作者: AKE训练营 | 来源:发表于2019-04-30 16:28 被阅读0次

读者不妨把本书当做科学幻想小说来阅读。笔者构思行文着意于引人深思,唤起遐想。然而,本书绝非杜撰之作。它不是幻想,而是科学。“事实比想象更离奇”,暂不论这句话是否有老生常谈之嫌,它却确切地表达了笔者对客观事实的印象。我们都是生存机器——作为运载工具的机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编制的,为的是永久保存所谓基因这种禀性自私的分子。这一事实直至今天犹使我惊叹不已。我对其中道理虽已领略多年,但它始终使我感到有点难以置信。但愿我也能够以此使读者惊叹不已,这是我的希望之一。

在写作过程中似乎有3位假想的读者一直在我背后不时地观望,我愿将本书奉献给他们。第一位是我们称之为外行的一般读者。为了他的缘故,我几乎一概避免使用术语。如属不得已使用专门术语的地方,我都一一详加说明。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把一些学术性刊物里的大部分术语也删掉呢?虽然我假定外行人不具备专业知识,但我却并不认为他们愚昧无知。只要能做到深入浅出,就能使科学通俗易懂。我全力以赴,试图以通俗的语言把复杂艰涩的思想通俗化,但又不丧失其精髓。我这样尝试的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我的另一个抱负是,让这本书成为一本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读物,使其内容无愧于题材。但这方面我能取得多大成功,心中也毫无把握。我一向认为,生物学犹如一个神话故事那样迷人,因为事实上,生物学的内容就是一个神话故事。本书的题材理应激发读者产生莫大的兴趣并带来启发,但我所能做到的充其量不过是沧海一粟,再多我也不敢奢望了。

第二个假想的读者是个行家。他是一个苛求的评论家,对我所用的一些比拟笔法和修辞手段大不以为然。他总是喜欢用这样的短语:“除此之外……”,“但在另一方面……”,“啧!啧!”我细心地听取了他的意见,纯粹为了满足他的要求,我甚至把书中的一章全部重写了一遍。但归根结底,讲述的方式毕竟还是我自己的。这位专家对我的写作方式恐怕不会完全没有微词吧!但我仍极为热切地希望,即使是他也能在拙作中发现一点新内容,也许是对大家所熟悉的观点的一种新见解,甚至受到启发产生出自己的新观点。如果说我的这种心愿太大,那么,我是否可以希望,这本书至少能为他在旅途中消愁解闷?

我心目中的第三位读者是位从外行向内行过渡的学生。如果他至今还没有抱定目标要在哪一方面成为专家,那么我要奉劝他考虑一下我所从事的专业——动物学。动物学固然自有其“实用价值”,而各种动物大部分又有其逗人喜爱之处。但除此之外,研究动物学有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因为宇宙万物之中,我们这些动物当属最为复杂、设计最为完美的“机器”了。既然如此,弃动物学而求其他学科就令人费解了!对那些已经献身于动物学研究的学生来说,但愿本书能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孜孜不倦钻研的经典理论著作和专业书籍,正是笔者撰写本书的依据。他们如果发现经典理论著作难以理解,我的深入浅出的论述,作为入门或辅助材料之类的读物,也许对他们有所助益。

显然,要同时迎合3种类型读者的口味势必要冒一定的风险。我只能说,对此我始终是十分清楚的。不过,考虑到我的这种尝试所能带来的种种益处,我甘愿冒这种风险。

我是个行为生态学家,所以动物行为是本书的主题。我接受过行为生态学的传统训练,从中获得的教益是不言而喻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牛津大学我曾在廷伯根(Niko Tinbergen)指导下工作过12个年头。在那些岁月里,他对我的影响之深,恐怕连他自己也想不到。“生存机器”这个词语虽非实际出自他口,但说成是他的首创亦不为过。近年来,行为生态学受新思潮的冲击而生机勃发。从传统观点来说,这股思潮的来源不属行为生态学的范畴。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即取材于这些异军突起的思想。这些新思想的倡导者主要是威廉斯、史密斯、汉密尔顿和特里弗斯(R. L. Trivers),我将分别在有关章节中提及。

各方人士为本书的书名提出过许多建议,我已将他们建议的名称分别移作有关各章的题目:“不朽的双螺旋”,克雷布斯(John Krebs);“基因机器”,莫里斯(Desmond Morris);“基因种族”,克拉顿–布罗克(Tim Clutton-Brock)和简·道金斯(Jean Dawkins),为此我向他们表示谢意,另外,特向波特(Stephen Potter)表示歉意。

尽管假想的读者可以作为寄托虔诚希望的对象,但同现实生活中的读者和批评家相比,毕竟无太大实际意义。笔者有一癖好,文章非改上几遍不肯罢休。为此,玛丽安·道金斯(Marian Dawkins)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对我来说,她对生物学文献的渊博知识,对理论问题的深刻理解,以及她给予我的不断鼓励和精神上的支持,都是我从事此项工作不可或缺的。克雷布斯也阅读了全书初稿。有关本书的议题,他的造诣比我深。而且他毫不吝惜地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汤姆森(Glenys Thomson)和博德默(Walter Bodmer)对我处理遗传学论题的方式提出过既诚恳又严厉的批评。而我所做的修改恐怕还不能完全使他们感到满意,但我总希望他们将会发现修订后的稿子已有所改进。他们不厌其烦地为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对此我尤为感激。约翰·道金斯以其准确无误的眼力指出了一些容易使人误解的术语,并提出了难能可贵的修改意见。我不可能找到比斯坦普(Maxwell Stamp)更适合更有学问的“外行”了。他敏锐地发现了初稿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文体缺陷,这对我完成最后一稿助益匪浅。最后,我还要向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罗杰斯(Michael Rodgers)表示谢忱。他审阅过我的手稿,所提意见富于助益;此外,他在负责安排本书的出版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分外的工作。

相关文章

  • 自私的基因:前言

    读者不妨把本书当做科学幻想小说来阅读。笔者构思行文着意于引人深思,唤起遐想。然而,本书绝非杜撰之作。它不是幻想,而...

  • 自私的基因:第二版-前言

    《自私的基因》出版以来十几年中,书中的主要信息已经成为教科书的正统内容。这其实很矛盾,虽然看起来并不明显。它并不是...

  • 《自私的基因》——给现象一个合理的解释

    《自私的基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生物的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都是源于基因的自私性。 因为基因自私所以生物表现...

  • 这个社会有多恶?

    《自私的基因》中说一个成功遗传下来的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这种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自私...

  • 每天阅读:《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是本书作者论证的主题,说出了生物体基因的本质,“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无情的自私性。” 因为基因...

  • 自私基因

    自私基因源于利己,在求生和自由的渴望中,没人愿承担责任,总会选择逃避和懦弱或不堪!人性从此因为背叛而备受谴责!也没...

  • 自私的基因

    4月10日 |《自私的基因》 道德的沦丧,人性的缺失,基因主宰下自私的人类,如何寻找到通往幸福的桥梁。 适听人群 ...

  • 自私的基因

    一切都好像过去了 看起来风平浪静 他的父母也觉得这实在是万幸 幸亏孩子打掉了 不然他们儿子的学业,前程 就要毁于一...

  • 自私的基因

    #### 181004 我们大家都应该大概了解什么是基因,少数人知道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长相、身高,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

  • 自私的基因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们这个社会被称为看脸的社会。为什么我们在择偶的时候这么看重对方的颜值?这些人也被成为“外貌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私的基因:前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mv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