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之后,我都要请菜菜说“世界上最重要的话。”
“妈妈,我爱你”菜菜一字一顿的说。
“菜菜,我爱你”,“good night”
以此来结束美好的一天。
早上,我在厨房做早餐,菜菜醒来后赤脚跑过来,说:妈妈,早上好!我会放下手中的活,抱他回到房间,聊聊天,如此开启我们美好的一天。
倏忽四年。
关于菜菜的成长,总是让我不自觉的记录,因为,我怕时间会淡化那些成长的印记,虽然人都是愿意回忆的,但是,我不相信我们回忆的能力,更何况是幼年的记忆,我愿意如实记录,在菜菜成年之后,我们细数来处,一切历历在目。
在菜菜出生之前,我曾写下咱们的约定,以作为以后整个成长过程中检视,修正的依据。这是菜菜的成长宪法,也让我在陪伴过程中,不致于陷入消防员式的应急模式中。
这几个月,小区门口有卖酱猪蹄的,味道浓烈到千米之外都能闻到,小车前也是吸引了很多人购买,菜菜当然也被吸引,问这是什么味道?他也告诉我想买。我告诉他是香料的味道。香料是欲望喜欢的,而我们的身体其实并不需要。真正的美食应该是身体喜欢,比如牛奶,虽然不是闻来特别香,但是进入嘴巴感觉淡淡的香味,而且身体会感受到能量。古时候,因为没有冰箱,食物容易变质,于是人类发现撒香料可以遮蔽变质的味道,于是香料就盛行开来,同时有些香料可以刺激人的味蕾,产生食欲,于是一些饭店就想要东西好卖,放很多香料。。。我不奢望菜菜能用意志力去抵御诱惑,只是把事情的本质讲述给他听,由他自己决定。
这是我在“成长宪法”中的关于沟通的承诺,用“知其然和所以然”的方式与他沟通,孩子有知情权,即使未成年,我们会尽力表达详尽的讲述经历与原委。
在这4年里,也让我克服了“简单粗暴”的管理逻辑。成年人追求效果,往往喜欢用速效的方式,比如简单粗暴的去禁止,呵斥等去对待孩子。在平静的描述中,我也得到了治愈,几乎没有发过脾气。
做情绪的主人,这是今年的最多的提醒。菜菜在搭建乐高中,或者保龄球游戏中,因为搭建失败而把乐高颗粒扔的到处都是,或者把保龄球瓶踢飞,面对这些,保持观察,等待他平静之后,再细述原委,请他把东西收起来。
最近1周,再读以前的绘本《菲菲生气了》,菜菜不光是满足于绘本本身的内容,对于姐姐和菲菲抢夺大猩猩玩具,菜菜发现她们缺乏更多的沟通,直接抢夺有些野蛮,还有菲菲生气的处理方式,一个人出去,很是危险。。。还有了解决生气的2个方案,数到10啊,或者坐下来喝点水。。。。
这是我们成长宪法中没有列入的。管理情绪是与人相处,做好做成一件事情的基础。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相处,看来,很有必要增加一条宪法修正案。
说到管理情绪,不得不说到关系的相处了。
一个人的幸福绝大部分取决于家庭关系及各种关系。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人际关系会成为滋养品性,修复情绪,努力拼搏的原生动力。
我最近看曾国藩家书更是对此体会深刻。人不是个体的人,是环境中的人,你的言行成败莫不与家庭,环境勾连嵌套。关系会让你如鱼得水,也会让你如履深渊。把自己放在环境中,把自己的言行主动置于别人的视线下,看似拘束,实则是最大的自由。
所谓私欲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环境的利益,人人都有私欲,而把自己的言行主动置于别人的视线下,就是主动寻求环境的监管。这样就避免了出于私欲而产生愚蠢行为。这就像小米手机的出品过程,把程序开始就对公众开放,在不断的反馈中,修正自己(修复BUG的最佳方式),也成就自己。
人都是自带美图功能的,对自己的思想,言行都是被合理化和美化的,言辞凿凿没有用,最好的检验工具是环境是否真的认可,一旦认可,就会形成巨大的势能,这就是趋势。所以,从小习惯把自己的思想、行为表达出来,除了语言,最好用文字表达出来,把自己透明化,做一个开源的人,这个自招贵人的潜质。
上次带菜菜去玩,期间有个小女孩误认为我是菜菜的奶奶,这让我一度有点沮丧,衰老的恐惧现实的落在我的身上了。中年的危机就是不可回避的,我咀嚼沮丧的逻辑:菜菜同龄人的妈妈大概30岁左右,在年亲貌美的优越感中,我已经丧失了这类优越感。我需要正视这个现实。更要体会这种感受。失落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那是一片黄叶在树枝上无声折断,眼看着同伴郁郁葱葱,却被无视的随风飘落的惆怅。。。风不止,叶不静,不如跳舞,划几道优美的弧线,生平第一次追逐那一片云。。。
感受是具有生产力的,这是中年的礼遇,岁月不是单纯拿走年亲貌美的优越,而是用观察与智慧作的一次交换。每一种感受都值得仔细体会,孔子说: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恰巧菜菜生日和孔子同日,这是莫大的渊源,愿能多家体会老先生的智慧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