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或是抗拒亲密关系的人往往在内心深处会有“怕”与“爱”的矛盾出现,剖析了解这样的矛盾才能够认清发展一段不错的亲密关系。
爱与怕的微妙平衡
爱过,伤过,也就怕了。人有时是矛盾的,越是怕,对爱的渴望反而越强烈。
所以,人们就开始在爱和怕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当怕占据主导时,人们会发展出两种平衡的模式。
-
外在的,不让自己进入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转而发展一些肤浅的、表面的关系。
-
内在的,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却通过调动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屏蔽爱的感觉,以此来屏蔽对怕的焦虑。
怕的几种形式
- 不让自己进入真正的亲密关系
有些受过“情伤”的年轻人会陷入这样一种状态——只撩不爱。
他们一直处于单身状态,偶尔遇到心仪的对象回去主动搭讪聊天,也会留下联系方式,但就是不会真的去交往,保持着一种暧昧关系。
这种暧昧,就是在爱和怕之间找到的微妙平衡。
有时候,这种平衡还会体现在对性的开放和随意上。广交“炮友”,不谈恋爱是这群人的生活方式。
有个词这样形容这种关系——“假性亲密关系”。形容两个人做很多恋人该做的事情,一样不少,看起来在表面上彼此是亲近的,但是在情感上,两个人都知道,彼此并不亲近。
这些奇怪的平衡,没有办法让人们真的进入亲密关系,却把爱变成了对爱的模仿。
- 表面上进入亲密关系,却调动内心的防御机制,屏蔽自己的感觉
人的心灵像一个魔术师。当人没有办法适应外界的关系时,它会通过扭曲自己的感受,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比如,把自己的情绪情感隔离起来,让自己变得麻木,因而不会感觉到痛苦。
如果真的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屏蔽痛苦,也是挺好的。但实际上,人没有办法选择性地屏蔽一种特定的情绪。情绪的屏蔽像是一个玻璃罩子,当它罩下的时候,会把自己和这个世界隔离开来。让人感觉不到痛苦,也感觉不到快乐。当人感觉不到失去的焦虑时,也感觉不到爱了。
爱和怕是亲密关系背后的两种动力。
- 爱所主导的亲密关系,让人能够自然地亲近爱人。
- 怕所主导的亲密关系,则会造成双方各种不恰当的亲近或是疏离,造成关系的扭曲和混乱,增加彼此的痛苦。
认识到这两种动力,就会发现,很多奇怪的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其实就是这两种动力的特别平衡形式。
因为渴望爱,我们想要亲近他人。因为怕,我们又想方设法让那个人不那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