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管去做》用行动去践行计划
记得早读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只管去做》这本书。发现是一本提升行动力的好书,但是只听了一周的早读,因为一心准备考试,没有去翻阅。后来参加了《只管去做》这本书的拆书课。拆书家梳理了有结构的七个片段,贯穿了整本书用何种方法去应用的始终:从五年后的一封信、平衡人生九宫格、明晰目标SMART、项目管理计划法、三步培养好习惯、每日4D工作法。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拆书家的引导下用工具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做规划。尤其是做关于自己计划的项目分解时,虽然自己也知道要去实现什么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心里也在规划着,但发现把如目标基地的点贴满时,才知道当下最重要的是要做什么,而且与计划的事有冲突。发现一步一步的去做计划有多么重要。感谢带着我们一起学习《只管去做》的那些人。

二、写给自己五年后的一封信
在只管去做的第一节,让你调动五感为自己写一封怦然心动的信。现在想想5年还离我太远,但去描述五年后的样子时,其实那就是你想过的生活。
亲爱的阑十三:
五年后你31岁了,你还是继续在简书上发表自己的感悟与想法,和成长的历程吗?五年后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了呢?
五年后,你依然手捧一本书,倚靠在窗旁,看着窗外碧绿的庄稼,那是你21岁时经历过的模样,你从没想到,在那座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市里,倚在窗外还能看见一片片绿色。这一幕常出现你的脑海里,因此你也很高兴自己家的窗外只要拉开窗帘都还能看见一片片充满生机青翠欲滴的树。五年后,依然希望像现在这样。
五年后,你还在做一名医生吗?不确定,也许你发现为他人减轻疼痛,的确也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觉得这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你发现藏在内心深处感觉还有更热爱的东西在燃烧,就算此时的当下如何安稳,但它未曾停息,一日不正视,就会不曾停息的去探索。也正是因为这样,你当下依然决定要对这颗心负责了,因为5年了,你终于明白这才是这一生你想要走的路。如果5年以后,我不再做医生,我想这不是叹息,而是你终于明白该用何种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式,选择做什么去实现自己内在的价值观。五年后,想必你已经实现了吧。
五年后,你依然会觉得与家人在一起很重要,你曾站在讲台上对着台下一百人讲,很爱自己的爸爸。时刻关心自己,却有给你自由,支持去做自己选择的事。五年后,依然要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好,是他们无私的爱,让你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路上奋不顾身的一路前行。
五年后,你已经31岁了。是你大学毕业的第10年。你常常不会想到毕业10年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如果就选择这样静静的停留在当下的技术水平上,那毕业10年与现在的自己又有什么区别呢?那些不断尝试的人啊,常常看不清路该往哪走,这里去看看,那里去望望,鼓起勇气尽情的去投入,却发现找到了自己要做什么。人生长长的几十年路啊,如果满足于当下,我似乎看到了30年后自己退休的样子。所以5年后的,一定要成为你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三、人生九宫格
书中用图形的方式画出了九宫格。分别是学习成长、体验突破、休闲娱乐、工作事业、家庭生活、身体健康、家庭生活、财务理财、人际社群。发现自己在大多格子里都在尝试。但有的领域还是未深入,因此还是不算平衡。还是要对未关注的格子付出行动。做到更好的去平衡。

四、把模糊愿景变成明确目标
书中用三个步骤教你如何把模糊的愿景变成明确的目标。第一步先定义。比如自己想成为一名能帮助他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咨询师。就先去定义什么是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先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第二步再计划。自己的计划就是把60节精神分析学的视频和30个视频案例全看完。然后把心理咨询技能这本书的咨询技能在看一遍,然后在与人聊天及询问上运用心理咨询的技能,多去参加心理学的组织活动,多与其他心理咨询师多交流,学习,去了解她的流派,听她咨询过的案例,然后在每个周末去心理咨询机构跟着老师学习如何做心理咨询,学完后再从免费的心理咨询做起,一步一步的去实现想要成为一名真的有经验能帮助他人的心理咨询师。
第三步后目标。我的目标是三年后成为一名能启发来访者自我思考,咨询结束后,能把咨询中领悟到的方法,在以后能运用到以后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上,能够做到助人自助。
运用SMART原则来衡量这个目标能否实现。目标具体,并且可以衡量,而且是可以达到的。且与自己的实现内在价值目标相关,且还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说明这个目标只要付出行动,愿意坚持去做,是可以实现的。
五、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年
自己现在已经习惯每天开启工作模式后做一天的计划,从上午、中午、下午到晚上。用表明先后顺序的方式一个个的去做。有一天,记得自己要做的事很多,列出了当天要做的22件事。表明先后顺序后,一个个的去实现,当所有目标都实现后,心理还是挺开心的,没有觉得混乱。所以现在坚持每天早上做计划。而每天常规要做的事,都是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只是分解到每天去做,但发现调整进度也很重要。尤其是运用目标倒推法的方式,这样才不会因为进度问题而慌张。
《只管去做》这本书里讲到了4D工作法。把每天要做的事划分成了四个象限,分别是:计划去做、立即去做、尽量别做、授权去做。一、立即去做:自己看到每天要做的事时,发现简单的能迅速完成的就立即去做。
二、尽量别做:尽量别做的事就是打开微信注意力就被连续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吸引,就反复打开微信去关注,然后原本计划要做的事就会被搁置。
三计划去做:计划去做的事都是根据每天常规要做的事即结合当前的形势来选择。比如知道这几天要检查,其实内心特别怕这次检查,总担心自己做不好,就把要检查的事放在心里,一点点的去完善,当检查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来临时,自己要检查的各项资料都比价完善,而且要求做的事都做了,没有被说哪里不好,自己以为来检查时会被指出多项做的不好,因此发现心里装着事,提前做准备很重要。而自己当下很担心下个月的技能考试,因为执着于坚定,在准备考试这段时间又选择去做了很多事,担心因为准备时间不充分,不能通过,因此做好每天的复习计划很重要,首先要吃掉最大的那只青蛙。
四、授权去做:授权去做的都很少,因为平时也很少麻烦别人,都是自己做,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六、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只管去做》这本书是教你如何用坚持行动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在此之前明确自己的目标很重要。而每个人想要实现的目标又与自己的内在价值观相关。前几天,有一位学长发了一张冰山模型的图片,自己觉得特别喜欢。冰山以上是人的行为,是可被看见的。冰山以下才是人的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东西。在一层层的了解冰山以下的内容时,自己目前的认知水平还不足以了解冰山最底层的内容。但是发现去做与自己的内在价值观相符的事更喜欢,也会一直坚持下去,在以此来设立自己的目标也更容易实现。

七、九宫格读书法
前段时间,早读老师讲到了九宫格笔记法,自己没有学过,只是按自己理解的方式来做九宫格的读书笔记,用速读的方式完成了九宫格笔记后,发现一本书的关键词都在九个格子里了。而其中也有关联性。发现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阅读方法。

以上是阅读学习《只管去做》这本书后,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及想要付出的行动,每一本书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很感谢书籍,它们就像是自己的老师,给你方法,助你找到目标,一步步的让自己的目标更加清晰,坚持下去,来实现因内在驱动价值而设立的目标。愿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都能找到目标,并用行动去实现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