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界》是德国作家艾克哈特 托尔所著。本书主要分析了人为什么会“苦”;如何才能“不苦”。也就是说“小我”的存在导致了人类的“苦”,而“觉醒”就是最正确的行动。“苦”包括了抱怨、怨恨等;“觉醒”就是要接纳、享受、热诚。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的:“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像奴隶。”让人失去自由的枷锁包括外在世界的枷锁和内在世界的枷锁。简单的说,这本书就是关于如何打破内在世界枷锁的一本书。
作者的本意是人的本体意识是纯净的,但由于受了“小我”的影响,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苦”,这些“苦”也是可以去除了,因此它都是附属的,而不是根本的。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表现:如《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自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理解,人不是真空的,它存在于社会,存在于各个单元,因此,有各种“苦”也是生活组成的一部分,但人要有“理性”,也就是作者说的“临在”,能认识到或者意识到自己的“小我”,也能尽量的去“觉醒”。并且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也许这才是生活的真谛。而如果世界都觉醒了,变成所谓的“新世界”,那还是生活,还是社会么?那就是“乌托邦”。
很多时候,其实作为人都能认识到“小我”,都能有“觉醒”的想法,但受生活、受环境、受自己的学历、学识、受自己的认知……等限制,他们没有办法“觉醒”,或者他们的“觉醒”就是“小我”的循环甚至叠加。正是有着这些,才有目前这个社会的存在,也就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存在即合理”。

我们应该如何“觉醒”?首先,活在当下。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于此时此地此事此人,摆脱“过去心”和“未来心”的枷锁。其次,本性自觉。当今世界,成功人生备受吹捧,各种成功学遍及书店。其实最成功的人生道路是做最好自己,走好自己的路。 最后,刻意练习。内在世界的枷锁不会自然脱落,去除内在世界枷锁的练习是在每一个当下时刻,与当下事实合一,与自己合一,为自己的内在状态负责。
我的观点:在普适的规则和道德的约束下,承认“小我”,认识“小我”,承受相应的“苦”,理性的“觉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