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其实也就是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充分相信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人们会心境不佳,做出过激行为,甚至身体出现疾病,让整个人生失控。如果不想成为情绪的奴隶,就要避免情绪化。
经验表明,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一个人是否幸福并有所作为,绝大部分取决于控制情绪的能力。情绪稳定、处变不惊、游刃有余,这样的人才能与快乐为伴,与成功为伍。
人的情绪变化万千,爱、希望、感恩等正面情绪令人愉悦,是获取幸福的关键:愤怒、悲伤、仇恨、恐惧等负面情绪会让一个人失控,无法掌控自己的言行。显然,多一些理性思维和正面情绪,能降低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和破坏作用。
当年,铁血宰相俾斯麦力挽狂澜,带领德国走上强国之路,离不开国王威康一世的信任与支持。而后者情商极高,善于处理各种不良情绪,显示了一个领导者应有的素养。
有一天,威廉一世回到后宫,气得乱砸东西。王后看到这种情形,关切地问:“伸斯麦 那个老头子又让你生气了吧?”“是呀!这个老头太顽固了,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威廉一世坐下来,看起来余怒未消,又无可奈何。
听到这里,王后说:“国家的君 主怎么能忍受大臣的责难呢?干脆罢免了俾斯麦,找一个听话的人替代他。”
可是,威廉一世并不费同这么做,反而帮俾斯麦说好话:“作为大国的首相,他要领导很多人,难免有各种烦恼。他受了气怎么办?只好冲我发泄!我身为一国之君又能怎么办呢?只好摔东西!”
身为一国之君,威廉一世非常清楚俾斯麦对德国的重要意义。因此,即使后者桀整不驯,他也没有当面大发雷霆,而是回到后宫发泄不满。在卑斯麦面前,威康一世没有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展示了宽容、识大体的风度,是高情商的表现。
不良情绪极具破坏力和杀伤力,甚至能毁掉一个人。比如,期待已久的晋升机会被另一个同事得到,当事人很容易情绪低落,甚至变得愤怒。如果无法摆脱愤怒,还可能作出一些过火的举动,让自己陷人厄运。
出一个人产生情绪波动,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呢?研究表明,受到外界刺激,人们在心理上会产生三种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和应激。
第一,心境。这是一种具有感染性、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通常,有怎样的心境就有怎样的情绪体验,并以此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比如,伤感时看到秋天的景色会觉得凄凉,就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第二, 激情。这是一种快速爆发.短暂而强烈的情绪体验。比如,听到批评声暴跳如雷。在激情状态下,人很容易失去理智,表现出冲动鲁养的一面。
第三,应激。这是在意外、紧急情况下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比如,一个人遇到危险时会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应激状态会消耗人的体力和心理能量,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各种疾病。
每天,不良情绪都会采虑而人,损害我们的心智和健康。时刻保持好心情,不让负面情绪上身,才能拥有好状态。一旦出现过激行为,要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平复紧张、冲动的心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