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有计划的将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包括观后感,读后感以及日常心得感悟等,随之而来便衍生出了一种心理,叫做对“认同感”的追求。
例如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情是打开简书和豆瓣App,看看有没有红点标注;例如会刻意看一下简书每篇文章的阅读量;例如只要看到有点赞的提示信息,便立马点进App查看详情。
最开始在这些平台上撰写一些文字,无非是想让生活留下一些痕迹,不至于随着时间流逝,年龄大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匆忙中,有意义的瞬间要么变得模糊不可追忆,要么遗忘在岁月中,毫无记忆。
现在,反观这份初心似乎变了味道。记录已经不是一件很自我的行为,我本意是想写下这些文字以此来记录那些让我难以忘记的事情,让我有所感悟的时刻,而这些事情和时刻均给予当时的我带去了情绪上的价值,有的是开心,有的是伤心,有的是释怀等。这些可多可少,有序无序的文字都是当前状态下的产物,并不需要有人刻意来理解和感受。
但写着写着,我便开始生出了“期待认同之心”,我期待有许多人能看我的文章,能够鼓励点赞,能够认同我的七言八语。我也明白,这些我所期待的,即便没有得到,我也并不会停下脚步,我依然会继续前行,我每天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去取悦除我之外的其他人,我只是在每天做我自己。
当意识到这份“不平常”的期待认同之心,并将其条路清晰的写出来,一点儿一点儿进行剖析,我想我已经认清了我最真实的需求,并且我也能够保证向着我最真实需求前进,而不会因为分出的“虚妄追求”而受到打击放弃。
在这短短几分钟中,我对“期待认同之心”释怀了,这或许是我保持“平常心”的一种独特方式,正是因为对外事外物有所期待,方才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