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徕 2023/2/28
说到明清时代的先辈,最具影响力还有晚清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他的崛起,对整个晚清有着深远的影响。我想很多家长都有看过《曾国藩家书》吧?(我家里有很多本《曾国藩家书》的收藏版)。

在张宏杰的《曾国藩传》中说到,他之所以如此痴迷于“曾国藩”,最重要的一点是曾国藩最大意义是他展现的“中国式力量”。曾国藩全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证明了中国文化有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一面。
在清代重臣中,他是第一个主张对洋人“以诚相待”的人。他也证明了传统文化无法突破的极限,这一证明意义也十分重大。他让我们对祖先五千年来积累的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任何建设都需要寻找坚实的地基,我们既然无法和传统一刀两断,就必须寻找接口。”
他的个人奋斗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学习的榜样!他有着许许多多普通人相同的特点——极低的起点,却达到了极高的高度。
曾国藩的励志故事,我想很多人都听过的。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颇高影响力的大人物,在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一日,小时候的曾国藩在家读书,在背诵一篇文章时,反复背诵不知道多少遍了,还是不够通顺。
夜晚时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屋檐下,等待正在读书的曾国藩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下屋檐说:“你如此资质还读什么书?快快睡觉去吧!”。然后将那文章一次不差的背诵出来后,扬长而去!此后,这个故事便流传至今,也激励了很多热爱读书,资质平平的年轻人,给了他们坚持下去勇气!
张宏杰的《曾国藩传》中提到,“曾国藩的资质平平,体现在了他在科举考试中考了七次才考上了秀才,后又一次考中举人、后三次才考取进士。身体禀赋也很差,一生都在多种严重的疾病相伴。出身平平的他,祖上几百年间都是平头百姓。并且性格上也是有很多坏毛病!
年轻时的曾国藩也存在着很多坏毛病:
1.是一个性格浮躁,坐不住的人
据说年轻时的曾国藩,可以用“像风一样自由”。来形容年轻时候的他。活跃外向,坐不住。他还是一个非常热爱交朋友、非常爱串门、非常爱聊天、非常爱开玩笑的人。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留馆后,本要用功,而日日玩愒,不觉过了四十余天。前写信去家,议接家眷。又发南中诸信。比作季仙九师寿文一首。余皆怠忽,因循过日,故日日无可记录。”
意思是在翰林院工作的开头四十天,除了写了几封家信和一篇文章外,什么正事都没做,每天就是串门、聊天、饮酒、下棋。
在曾国藩的日记原文中写道,他并不爱学习,经常会感慨:“无事出门,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今天的风太大了,不适宜学习,不如出门去转转。”;或者“今天心情不好,不适合读书,散散心吧!”;又或者“睡懒觉过头了,起来又不想学习了,还是要出门逛逛!”。且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去城南的菜市场口附近的刑场看杀人。静不下来是曾国藩性格的一个很大的毛病!

2.平时为人也是比较傲慢的,自身修养也不够好。
他在翰林院的一位好友曾说他:“无处不着怠慢之气”;还有另一位好友邵懿宸也曾说曾国藩:“慢,谓交友不能久而敬也”。
不仅修养不够好,脾气还很暴躁,因此多次与他人发生冲突。事后的曾国藩也会自我反省,表示很后悔!
3.“虚伪”
邵懿宸一次对曾国藩说,他的缺点除了“自是”外,还有就是“伪”,“谓对人不能作出几副面孔也”。
这里的“虚伪”,指的是他与人交往时,喜欢顺人情说好话,喜欢说一些话不由衷的的好话。并且喜欢夸夸其谈,不懂装懂,自负!
在张宏杰《曾国藩传》中写道:“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四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有一个叫黎吉云的朋友前来拜访他,'示以近作诗,赞叹有不由中语,谈诗妄作深语'”。
意思时黎吉云到家里来拜访他,拿了一沓子最近写的诗,请曾国藩点评。曾国藩感觉黎吉云写的并不怎么样,但开口却言不由衷地夸奖起来。说着说着就开始显示自己在作诗方面的优势,说一些故作高深的话(很多人身上其实都有这些问题,用现代的话说,太实在了反而不好混,这也不是大毛病)。把黎吉云送出家门后,曾国藩反思自己刚刚的言行举止,表示甚为不妥!

4.“好色”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自己的缺点,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表示自己必须改正。也就是“好色”,非常的喜欢看美女。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家的主妇:“注视数次,大无礼”。
在曾国藩眼里的很多大问题,在现在看来,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谁不喜欢美好的事物呢?就连女孩子也会喜欢看帅气的男孩子呀,更何况正当中年的曾国藩呢!不过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而在当时的年代,曾国藩认为那是个很严重的道德问题。曾国藩在他的日记中也多次提到自己犯这样的“错误”,并表示要尽快改过。
在日记中曾国藩还提到,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他得知他的朋友纳了一个妾室,长得非常的漂亮。于是,便借故到这位朋友家里去做客,客套一番后,执意要求朋友将小妾带来给他瞧瞧。曾国藩见了朋友的小妾后,禁不住和人家开起玩笑。回到家后又在日记中反思道:“友人纳姬,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后悔不已。
多么正值的人物啊,由此不难发现在当代我们之所以为什么而喜欢曾国藩了。诸如上述还有很多,所以由此可见,年轻时的曾国藩在很多方面都是个在普通不过的普通人了。拿到现代来说,这些毛病是我们时代里,很多年轻人身上再平常不过的问题,所具备的很多缺点。
而曾国藩正是靠着每日自我反省的日记,不断的每日自我反省。并且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脱胎换骨、经过无数次的蜕变,到达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这一超凡入圣的改变,对于当时乃至于现在的我们,有着非凡的启发的意义!
故而,曾国藩是一个钻之弥坚、仰之弥高的大人物。正如我们在曾子的《大学》中读到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也曾在《诫子书》中写道:“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由此可见,一个人唯有内心宁静了,才能够学到真才实学,才能够做到修身律己。
曾国藩在而立之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并靠着坚定都毅力,改变自己,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圣人,也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他得许多经历,许多的缺点,也是当代很多年轻人都存在的问题。他在后来对自己的了解,自我的反省,也是很多心浮气躁的年轻人所缺少的!
我也是众多“藩迷”中的一员,之所以这样的追崇曾国藩,正是因为他老人家对自己的了解,对于自己自身的缺点的醒悟和痛定思痛的改变:“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正是我自己所欠缺的,也因此要不停的去探索去学习,去改正。
这让我想到了赫尔岑:“人类的全部生活都依次在书本中留下印记:种族、人群、国家消逝了,书却依然存在。” 王阳明、曾国藩这样的大人物,百年千年后,留给我们的智慧,通过书籍世世代代的传承者!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屹立不败,永不被超越的重要原因!
喜欢阅读他们的经典的人群,想来也是拥有着很高的智慧和能量的人。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影评【第8期 第17篇 2820字,累计25347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即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