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书《狠狠爱自己》,作者是曾子航,书中详细的分析了为何很相爱却处理不好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我摘出其中几句话:第一句:缺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第二句:攻击另一半,其实是在攻击你自己,你不够好。第三句:宽恕曾经忽略或伤害过你的父母,其实就是宽恕你自己。第四句:很多人总怀疑伴侣会出轨,其实潜意识中他们是觉得自己不够完美,不够出色,不足以获取对方的爱,所以这种怀疑表面上指向对方,其实是怀疑自己。真是让人醍醐灌顶啊!
缺爱的人,无论男女,总喜欢不停地向外寻找,寻找对方的过错,寻找令自己满意的对象。这种现像是不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的不断的重现呢?我们总觉得是对方的错,是对方不够好,然后分手寻找下一个对象,相同的问题出现了,若处理的方式和上次一样,你仍旧还是痛苦的。而殊不知,越找越失落,越找越痛苦,因为真正的爱不在外面,不在别人那里,而在你自己的心里。每种负面情绪的产生,都是因为缺乏爱的缘故。而爱是什么呢,爱是关注、接纳、欣赏、情意、包容。想要别人爱你,你先要学会怎么爱自己,只有你自己学会了自我接纳、自我肯定、自我负责,你才有充盈的心去爱别人。
大多数人对童年未曾满足的要求,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补偿心理,儿时缺失的,成年后渴求。自己没有的,从恋人或伴侣那里获取。我们小时候住的是小房子,谈恋爱时强烈希望恋人能给你提供一所大房子;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好,穷怕了苦怕了,所以一定要找一个非常有钱钱的爱人。而跟你的伴侣相处的时间越长,你就越会不自觉得浮现出童年时代的影子。我们跟另一半的相处模式实际上就是跟父母相处模式的翻版。童年没有在父母身上得到的满足或对父母的不满,都会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伴侣身上。如果我们处理不好过去的伤痛,长大以后你一定会把这种伤痛带到你的新恋情、新家庭中,而给你的伴侣和孩子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如果不学会宽恕曾经伤害过自己的父母,就等于不宽恕自己,就等于不宽恕你的恋人或伴侣,其结果就是,你越恨某人,就越会继承他身上的负能量。看到这,是不是我们都可以找到原因了。难怪我懂事后,我总是看不惯我的爸爸呢,总觉得他脾气暴躁,一言堂什么都要听他的,而我也最像他,有时也会脾气好暴躁,好多的小事也要别人按着我的方式来,不然我就生气。哎,现在想想,还真的是我越恨我爸爸,我还越来越像他的样子。其实现在想想父亲也很可怜的,从他两三岁时爷爷奶奶就走了,没有人管他,他都是靠自己一路走过来的,其中肯定是吃了不少苦和受了不少罪,再加上没有人教他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这样如何那样,我相信如果当初他懂得他就不会变成现在所谓我“不喜欢的样子”,所以从现在起我从内心彻底的原谅他们,接受他们,并爱他们。
我们看到的每个人、每件事其实都是内心的一种投射。什么是投射?投射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转移到别人身上和别的事情上面。我们对外人的评价也是一种自我投射。我们常说的阴影说的是:我不好,但我否认;投射呢就是:把阴影变成了我很好,但你不好。我们经常对周围的人不满,其实首先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别人身上有时候投射的是自己的影子,你往往最讨厌最痛恨的那个人,其实是你内心无法真正面对的另一个自我,那里充满了跟对方一样的缺点,我们自己不承认,就只好投射出去。现在想想还真是的,我每次嫌我妈妈请客吃饭时穿着随便不讲究,而别人的妈妈穿着都会比平时好看讲究时,我想起以前的我也是这样,素着一张脸,不管参加什么活动都是休闲服一套,也不讲究啊,呵呵,汗颜!我很多时候讨厌别人对我说话不温柔,声音大,可我再看看自己,着急起来不也说活声音大,不温柔吗?哎,果真是当你举起食指对他人进行指责批评时,还有另外的三个手指头可是指向自己啊,原来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啊。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