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章

作者: 袁易暄心学堂 | 来源:发表于2023-11-26 10:33 被阅读0次

素书第二章《正道》,何为正道?标题为正道,后为何又罗列的是三种人,人俊,人豪,人杰呢?道虚无缥缈,无法描述,黄石公的智慧也在此体现,他把虚无缥缈的道,用人的不同境界展现出来。他罗列了三种人来体现什么才是大道,以三种人来做对比,让我们好做出判断,往哪种人上去学。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第一种人俊,这种人他所得到的道很充足很广泛,已扩充至万事万物,能够统一众人的思想,无差别心的对待万物,做人适宜的得到众人拥戴,才能智慧可与古代先贤相提并论,行事光明可以感染到身边的人。王阳明就是此类人物,当之无愧的圣人,上马能战,下马能文,无论是打仗平叛还是治理一方百姓,都能够得心应手一呼百应,文学上所创建的心学更是影响至今。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第二种人豪,较之于第一种这里没有写德了,说明在德这方面是不如第一种的,故而次之。这种人行为端正,可以为人表率。足智多谋,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可以按时守约,言而有信,廉洁公正,且疏财仗义。诸葛亮可以算作此类,他足智多谋,为官清廉,一辈子兢兢业业的为了蜀国大业。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第三种人杰,较之于第二种人豪他的影响力范围会更狭窄一点,主要是自身的表现力,故而更次之。这种人克尽职守,本本分分干好分内事,恪守准则,而不稍加改变;受到猜疑也不为自己辩解;利字当头,懂得不悖理苟得。此第三种人就比较多了,典型的像屈原,一生为了楚国兴衰奋斗,坚持变法,不贪图个人利益得失,最终沉于汨罗江

如果连第三种人杰都做不到的话,那就是芸芸众生普通人了。为了个人私欲唯利是图,行事不守准则,言而无信等等。

黄石公通过这三种人的描述给了我们参考的目标,那么你想成为哪种人呢?

携手亦轩,我们一同进入素书的世界,体悟先贤黄石公的智慧。

相关文章

  • 素书 正道章第二

    正道章第二 作者:黄石公 正道章,“正”即证也。证自然之道的作用及功能,故以“正道”为章名。 此章主旨,是阐发自然...

  • 素书抄选

    选自《素书》原典——原始章第一,正道章第二。

  • 心之贯彻正道

    今天读了《心》的第四章内容,就贯彻正道做了深入的学习。 第一,什么是“正道”? “正道”就是正确的就是正确的,绝不...

  • 9月29日 · 正道的法则

    【打卡素材】《心》第四章 【标题】正道的法则 【字数】 【正文】 什么是正道?从何而来? 1.父母的言传身教 当你...

  • 《素书》之有感

    1 素书是传统经典之一,其总共有六章,即原始长、正道章、求人之志章、本德...

  • 素书•正道章

    原典: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

  • 正道章第二

    正道章第二 注曰:【道不可以非正。】 王氏曰:‘不偏其中,谓之正;人行之履,谓之道。此章之内,显明英俊、豪杰,明事...

  •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08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一章 原始佛教 第二节 八正道 八正道,又称八圣道,即达到圣者境地的八种途径和方法...

  • 《电工二楞》 目录

    第一章 停电 第二章 耍社火 第三章 小试牛刀 第五章 疯狂敛财 第六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道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da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