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第二章《正道》,何为正道?标题为正道,后为何又罗列的是三种人,人俊,人豪,人杰呢?道虚无缥缈,无法描述,黄石公的智慧也在此体现,他把虚无缥缈的道,用人的不同境界展现出来。他罗列了三种人来体现什么才是大道,以三种人来做对比,让我们好做出判断,往哪种人上去学。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第一种人俊,这种人他所得到的道很充足很广泛,已扩充至万事万物,能够统一众人的思想,无差别心的对待万物,做人适宜的得到众人拥戴,才能智慧可与古代先贤相提并论,行事光明可以感染到身边的人。王阳明就是此类人物,当之无愧的圣人,上马能战,下马能文,无论是打仗平叛还是治理一方百姓,都能够得心应手一呼百应,文学上所创建的心学更是影响至今。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第二种人豪,较之于第一种这里没有写德了,说明在德这方面是不如第一种的,故而次之。这种人行为端正,可以为人表率。足智多谋,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可以按时守约,言而有信,廉洁公正,且疏财仗义。诸葛亮可以算作此类,他足智多谋,为官清廉,一辈子兢兢业业的为了蜀国大业。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第三种人杰,较之于第二种人豪他的影响力范围会更狭窄一点,主要是自身的表现力,故而更次之。这种人克尽职守,本本分分干好分内事,恪守准则,而不稍加改变;受到猜疑也不为自己辩解;利字当头,懂得不悖理苟得。此第三种人就比较多了,典型的像屈原,一生为了楚国兴衰奋斗,坚持变法,不贪图个人利益得失,最终沉于汨罗江。
如果连第三种人杰都做不到的话,那就是芸芸众生普通人了。为了个人私欲唯利是图,行事不守准则,言而无信等等。
黄石公通过这三种人的描述给了我们参考的目标,那么你想成为哪种人呢?
携手亦轩,我们一同进入素书的世界,体悟先贤黄石公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