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总是告诉我,要谦让弟弟,忍让长辈,以和为贵。为人大气,无须在一些小事上计较。于是我听从了父母的教悔,对于家里来客人总是谦逊大方,因此从小我得到很多长辈的疼爱。在学校很多同学都喜欢和我同桌,因为我总能大方的把文具借别人。这个性格也伴随着我长大,也许我是得到别人的赞赏,但却造就我的另一种性格,儒弱,凡事忍让多了就是儒弱。这个问题体现在我早婚之后,而我也是在多年以后才明白,谦让必须是与君子之交集,凡事要看清是非。你的忍让也许会让对方觉得这是你的弱点而狠狠地像蛇打七寸一样的对付你。于是我重新审视自己,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其实当父母要求我谦让自己心爱的礼物时,我内心深处是不满情绪,为什么我喜欢的东西要送别人。于是我在教育孩子时,不再如此要求了。我会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也许别人会认为这父母怎么这么小气。但我何必要用这个来满足大人所谓的面子工程呢?我并不是批判父母的不是,我感谢父母的教诲,毕竟谦让和为人大方让我得到很多。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时候,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会继续拥有谦让,只是有底线,因人而异。为人父母的路上应是边学边思考,改变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