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楼梦中“真”、“假”、“色”、“空”的神秘佛道运用

红楼梦中“真”、“假”、“色”、“空”的神秘佛道运用

作者: 国际华语诗歌学会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23:00 被阅读0次

红楼梦中“真”、“假”、“色”、“空”的神秘佛道运用

《红楼梦》作品中关于道教人士、活动的描写,和书中其他描写一样,多为“假语村言”,写实的成分少,寓意的成分多。正如作者对书中从事道教活动的人褒贬不一,书中关于道教描写的寓意,也带有多重面向。

为了装点风景,康熙帝为庆祝万寿生辰筹银修龙虎山万法宗坛与《红楼梦》关系密切的江宁织造曹家、苏州织造李家,皆参与其事。感情而歌吹繁华的古扬州,不也是曹雪芹梦缠神绕的地方吗?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提到的张真人,先皇御口亲呼“大幻仙人”、封“终了真人”、掌道录司印的张法官(张道士)。这个人应该就是正一真人。

《红楼梦》中的张真人被封为“终了真人”,此号非嘉名。“终了”者,到此为止也。似指乾隆在降正一真人为五品后停止真人“援例请封”之事。因为一直到曹雪芹去世,正一真人没有恢复世袭。小说中又称张真人为“张法官”,也是一个重要提示。至于小说中说先皇御口呼他为“大幻仙人”,不知其出典。贾母带领众人打醮的清虚观,明清北京有同名之地,在旧鼓楼大街,由这些因素看来,也许张真人是《红楼梦》中背景最明确的、最有史实根据的一个人物。

张真人为巧姐寄名,而请宝玉之玉。是因为巧姐是来复之主(七日来复),而通灵宝玉为一心之象。张真人为记名符事向凤姐要鹅黄缎子,当参考<坤>之六五“黄裳元吉”,天之所佑。而来复之始,先正人心。所以张真人用托巧姐寄名符的盘子,托通灵宝玉。张道士的徒子徒孙,拜观通灵宝玉后,把个人传导的法器送给宝玉,这些法器“有金璜,也有玉块,或有‘事事如意’,或有‘岁岁平安’,皆是珠穿宝嵌、玉琢金镂”,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那枚赤金点翠、文采辉煌的金麒麟。麒麟是《春秋》的象征,《春秋》是编年史。孔子作《春秋》,史外传心,为天下后世立太平之法,所以《红楼梦》中麒麟,只有史湘云和宝玉有之。这一对,也成不了“小情人”。

从《红楼梦》中描写的情节来看,信奉佛教与崇敬道教的人物也为数不少。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他的背叛,在很大程度上得源于他所受的禅宗的色空思想与道教的清静无为、虚无旷达的思想影响,至于书中对道教徒的描写和对道教思想的叙述,那更是不胜枚举。

小说中最早以道士形象出现的人物,就是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提到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某日走来的一僧一道两人中的那个道人,此人称为“渺渺真人”。小说中说他生得“骨格不凡,风神迥异”,这是整部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但在第一回中四次出现,而且在第十二回、第二十五回、第六十六回和第一百二十回中多次出现。著名的《好了歌》就是他唱出来的,贾瑞的死也是由于他的出场,柳湘莲的出家更是由于他的引带,就连贾宝玉后来毅然决然“撒手悬崖”,离家出走也是由于他的晓谕和劝戒,他是《红楼梦》整部小说中的牵丝带扣的人物,无疑,作者曹雪芹是通过这个人物的活动来安排全书的故事情节,布置全书的结构,从而为全书的“真”、“假”、“色”、“空”的神秘气氛推波助澜的。

相关文章

  • 红楼梦中“真”、“假”、“色”、“空”的神秘佛道运用

    红楼梦中“真”、“假”、“色”、“空”的神秘佛道运用 《红楼梦》作品中关于道教人士、活动的描写,和书中其他描写一样...

  • 西游纵谈之-芭蕉扇

    道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道皆空门,灵台本无物,何来佛...

  • 佛亦求佛

    真亦是真,假亦是假,真亦是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佛寺前你在求佛时,看到佛也在求,你...

  • 《西游记》详注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悟元子曰:上回示明一切旁门,着空执相,师心自用之假,指出即色即空之真,叫人于假中辨真矣。然世之迷徒,见“即色”二字...

  • ☆原创★顿悟空/段钧尹

    无法无佛,皆色道; 有法有佛,色为空。 空中无有皆正道, 有中无空皆人道; 空中即无皆世道, 空中即有非神道。 无...

  • 唯心与迷信

    佛有色身佛和法身佛。色身佛是假佛,法身佛才是真佛。法身佛就是指我们自己的自性,就是觉性、智慧。什么叫佛?“佛”是智...

  • “如是我闻”的真实义

    心=佛=觉=道 如是我=阿弥陀佛=一心三藏=三身佛 如~阿~空~空如来藏~法身 是~弥陀~色~不空如来藏~化身 我...

  • 心之源

    修真堂中道文化传播 《道经》云:离种种边,名为妙道,若能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

  • 色即是空

    现世的真与假,内心的痛与乐,佛说,色即是空,但是无欲无求的人又有多少。 放不下。 香烟和佛语是一种矛盾,吸进去的色...

  • 飘渺

    一真一假总是虚, 虚虚实实都是空。 虚假难辨世间事, 唯有梦中探真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中“真”、“假”、“色”、“空”的神秘佛道运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bs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