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今,重读小强与小明的故事

如今,重读小强与小明的故事

作者: 尔等奔放不是罪 | 来源:发表于2015-11-01 19:55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火的题目,《为什么很多人工资不高,却还是要拥挤在大城市生活?》,其中很多知友的回答引起我的共鸣,情绪无处安放,故写篇日志来宣泄。

看到此题目,我突然想到我几年前在QQ空间看到的一篇日志,当时广为流传,《小强与小明的故事》,典型的心灵鸡汤,那个时候我还在上高中,当时也被此文章洗脑。那个时候,心灵鸡汤还挺受欢迎的。记得当时,我也买了卡耐基的心灵读物《人性的弱点》,没错,我也深深拜读过。就在刚才,我重新百度出了《小强与小明的故事》,重新认真的拜读了一下当年的神作。初读时,感觉还是挺有道理的,嗯嗯,不错确实是这样。但是,细思极恐,经不起推敲。

我来大体复述一下这个故事。下面开始timeline对比。

小明,19岁,考的重点大学。                        小强,19岁,外出打工。

小明,23岁,工地实习,异地恋,苦逼异常。小强,23岁, 老家结婚,恩爱有加。

小明,28岁,中级职称,按揭还房贷。          小强,28岁,存款20万,已是两个孩子的爸。

。。。。。。。。。。。(省略N多比对,想必其中的对比,大家都能猜出!)

小明,80岁,早已挂了。                              小强,80岁,还抽旱烟,感叹怎么都是一辈子。

其实,这个故事很好,因为在我们身边总能看到这样的事情,也总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如今想重新单独就该故事说说,不是说这种生活不好,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要生活的权利,只是该故事太容易洗脑,可能就此让很多想要奋斗的人,放缓自己的脚步,或者就此把该故事封为神作。

首先,该故事使用了一个很牛逼的观点。幸存者偏差。通过这种小概率事件,以及个别的侥幸者,来误导大众。大家不妨仔细想想,小明是重点大学,首先圈子要比小强不知道强多少倍,再次专业知识不知道要比小强强多少倍。有可能在现实情况中是,小明承包了一个项目,小强来给小明打工。但是文中作者故意无限放大小强的优点,而忽略了小明的优势。我以前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还不是太信,但是当我来到杭州,来到阿里,这句话我信了。因为知识,别人是阿里员工,而我只能做外包。好了,扯远了。我们之所以会信这篇文章,还不是因为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某某做生意发了,高中没毕业,某某名片大学毕业,如今还不是月薪5、6K。正是因为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更加深信不疑。但是,其实你不知道的某某,早已不是没文化,没知识的某某,人脉广阔,格局远大,精于人情世故。其实,这些都可以算作知识,人家不知道积累了多久,才一朝爆发了。好了,我承认这种土豪是有的,但是,这都是小概率事件,就好像说你要成为下一个马云一样。与其等待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为何不主动出击增加它发生的概率呢?

好了,扯完了《小明与小强的故事》,再来说说最近知乎的这个话题。下面放一张我的回答,已经获得61个赞,就是纯粹抖机灵的回答。"我是程序员,回老家失业",这就是我的回答。看到很多知友说,我是做运维、做测试的、做DBA的同失业。感触很深,生活就是这样,生活就是当你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在大城市,我们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污染严重。为何我们还有来到这里?当时,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我为何只身一人来到杭州,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以下是其中一些知友的回答,我摘抄几句,大家感受下。

【因为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和霓虹闪烁让人仿佛有了无限的希望。这种感觉在家乡的小城是没有的。而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希望。】

【因为,像我这种一没家世二没人脉的人,回了小县城就会被子继父业,女续母班的高中同学,初中同学,小学同学一辈子踩在脚底下,一辈子别想超过他们。在大城市,起码留得住尊严和耐心,还有一颗要超过他们的野心。】

【第一次看到大型超市(我们县城最大的超市,也只有两层楼,在武汉最多只能算中型超市)

第一次坐市区内的公交(我们县城很小,甚至没有公交,出门基本靠走,远一点就坐人力车或者三轮)。

第一次坐地铁,手忙脚乱,根本不知道怎么进去,怎么出来……

第一次和同学吃自助餐(同学过生日请客),我边吃边提心吊胆,害怕吃太多,出去的时候被服务员收钱……

第一次见到窗明几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我们县城的图书馆,破败不堪,还经常不开门,藏书少得可怜,书也破旧)。

第一次进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的大气磅礴、编钟舞乐让我目瞪口呆

第一次去电影院看imax……算了不说了,我在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的第一次。

很心酸吧?

事实就是这样。

大城市的学生,耳熟能详的一切,甚至他们已经厌倦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未知的世界。

其中,还不乏很多令人深有感触的回答,其中有些读起来很心酸。

不知为何,现在自己越来越喜欢小众的民谣了,下面附上一首我喜欢的民谣《涩》。好了,大家晚安!

《涩》

演唱:边海峰 胡晓鸣 词:胡晓鸣 曲:胡晓鸣 编曲:边海峰 胡晓鸣

我想我应该是一朵死去的花

不然怎么就盛开不了呢

我想我应该是黑夜的孩子

不然怎么就那么害怕阳光

我渴望是一只孤独飞翔的蜻蜓

在美丽的花丛中 自由的穿行

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只萤火虫

在每一个夜晚里都会有光明

是不是所有的麻雀都会在冬天里死去

是不是所有的人们都在金钱里丧失着良知

是不是只有穷苦的孩子 才能唱出最美的歌

是不是只有漂泊的人们才懂得生活的苦涩

相关文章

  • 如今,重读小强与小明的故事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火的题目,《为什么很多人工资不高,却还是要拥挤在大城市生活?》,其中很多知友的回答引起我的...

  • 喝水(短剧1000)

    喝水 人物:小强、小明(小强的同事,暂住小强家) 1、小强的出租屋里 内景 日【小强和小明打篮球回屋,两人穿着...

  • 武侠:小明小红小强的故事

    小明行走江湖数十年,忽看到一女子小红倒在路旁,才发现她身中剧毒,立刻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他拿了头巾蒙住眼睛,替她将毒...

  • 踏水坑(短剧1000)

    踩脚印 人物:小强、小明(小强男同事)、小红(小强女同事) 1、街道或院子里 外景 日【小强、小明和小红三人在...

  • 坐(短剧1000)

    坐 人物:小强、小明(小强的同事) 1、小强的出租屋里 内景 夜【小强邀请同事小明来家做客,两人一同回家,进屋...

  • 小明与小强故事正在被疯传

    1 .小强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心想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呀;小明每日都苦读诗书,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都认定他必...

  • 我们扯平了

    小明向小强借了100元,后来小强又向小明借了50元。于是小强对小明说:“我借给你100元,你借给我50元,还欠50...

  • 再现小强和小明

    回家过年·大卫博士 小明:嗨!小强,过节送啥好呢? 小强:当然送健康、送大卫博士啦! 小明:啥是大卫博士? 小强:...

  • 放学回家的路上

    放学后,小红,小明,还有小强走着回家,突然下雨了,小红和小明没有带雨伞和雨衣,只有小强带了雨衣。这时,小强...

  • 一道五年级关于追及问题的应用题的多种思考方法和解题技巧。

    小明和小强两人从学校到邮局,小明每分钟走50米,小强每分钟走40米,小强走了6分钟后,小明才开始走,小明要走几分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今,重读小强与小明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cu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