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愈的《原毁》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19-08-20 21:18 被阅读22次
读韩愈的《原毁》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和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

秦汉时的散文质朴自然,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骈文虽然有优秀作品,但大多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

韩愈等人举起复古大旗,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主张和思想。这主张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反应,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类似于欧洲的文艺复兴的主张。韩愈自己写的古文就是优秀范文,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前行。

韩愈《师说》《进学解》等文章,在学校时听过老师的解读,许多金句也被大家所熟悉,并运用。

今天重读他的文章,才感觉到他不仅语言朴实、精练,而且结构完美。如《原毁》的第一段写古之君子的表现。第二段写今之君子又是怎么样,正反两面对比,使君子的品德一目了然。第三段写今不如昔的原因是由于懒惰和嫉妒。最后结论是,社会风气的不正,读书人要脱颖而出难矣!所以身居上位而又想有所作为的人,一定要像古之君子那样读书做事。

附原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译文】

古时候的君子严格而全面地要求自己,宽容而简约地对待他人。因为要求严格,所以他们在道德修养的方面从不懈怠。因为待人宽容,所以别人都乐意做好事。他们听说舜是位大仁大义的圣人,便思考舜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同时质问自己:“舜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到的,而我却做不到。”于是,他们冥思苦想,想方设法地改正不如舜的地方,尽力地向舜的为人靠拢。他们听说周公是位多才多艺的古人,便思考周公之所以多才多艺的原因,同时质问自己:“周公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到的,为什么我却做不到?!”于是,他们冥思苦想,想方设法地改正不如周公的地方,尽力地向周公的行为靠拢。舜和周公都是古代的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与他们相媲美。但是他们却说:“我比不上舜,也比不上周公,这是我的缺点。”他们这些行为不就是严格而全面地要求自我吗?然而,对待他人,他们却宽容而简约,“哪个人能有这样的优点,就算得上是善良的人了,能擅长做这件事,就算得上是才能出众的人了。”对对方的某个方面予以肯定,而不再对其他方面予以苛求,只肯定对方今日的成绩,而不追究他往日的过错,小心谨慎地对待对方,生怕对方的长处和成绩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做一件好事很容易,要掌握一项技能也不是难事,他们面对他人时,却说:“能做到这样,就够了。”还说:“能擅长做这个,就够了。”这不正是宽容而简约地对待他人吗?

今天的君子则不一样,他们往往严格地要求别人,对自身的要求却很低。因为要求过于严格,所以他人做好事就不容易了,而对自己实行低标准,自己就难以进步了。他们没有做成什么好事,却说:“我能够做到这样,已经足够了。”他们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却说:“我能有这样的本事,已经足够了。”这样一来,他们对外欺骗了别人,对内欺骗了自己的良心,还没有取得什么进步就停滞不前了。这不正是以低标准要求自己吗?他们面对他人时,却说:“虽然那个人具备这样的能力,但他的人品不值得称道。那个人虽然擅长这个,但他的才能不值得称道。”现在的君子往往喜欢抓住他人某方面的不足,而对他人其他方面的长处视而不见,往往喜欢追究他人过去的过失,而忽视他人今日的进步,整天惶惶不安,生怕别人拥有了好名声。这不正是严格地要求别人吗?这就是用低于常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们是尊重自己的啊!

尽管如此,这些人做出这些行为还是有根源可寻的,其根源就是懒惰和嫉妒。懒惰之人无法取得进步,而心怀嫉妒之心的人则害怕他人取得进步。我曾经做过试验,我对众人说:“某某是贤良的人,某某是贤良的人。”那些随声附和、极力肯定我所说的,必定是与某某关系亲密的人,要不就是与某某关系疏远没有利益冲突的人,或者是害怕他的人。否则的话,性格强硬的人必定会愤怒地出言反对,而个性软弱的人也会表现出愤愤之色。我也曾经试探地对众人说:“某某不是贤良的人,某某不是贤良的人。”那些保持沉默,不附和我的观点的人,十之八九是某某的亲朋好友,要不就是与他关系疏远没有利益冲突的人,或者是害怕他的人。否则的话,性格强硬的人必定会高兴地出言赞同,而个性软弱的人也会喜形于色。正因为这样,事业成功之后,诽谤随之而来,德望提高之后,恶言也会接踵而至。唉!读书人身处如今这样的世界,想要实现名誉的光大,德行的推广,实在是难如登天。

想要身居上位而又想有所作为的人,如果能听到我所说的话并牢记心中,那么国家就差不多能治理好了!

相关文章

  • 读韩愈的《原毁》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和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 秦汉时的散文质朴自然,...

  • 《原毁》读书笔记

    原毁 --韩愈 (原文略) 简 介 作者简介见上文《师说》。...

  • 读书小记 (7.23-7.24)

    【日期】2018.7.23-7.24 【阅读内容】本周自行阅读《经史百家杂钞》 1、韩愈《原道》《原毁》《原性》《...

  • 韩愈《原毁》犹可为今用

    韩愈的散文的确写的好,《原毁》这篇反映的问题在今天依旧如此,值得谨记和注意改良。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

  • 共读《原毁》

    第一次读韩愈的名篇《原毁》。我觉得这是一篇非常好的为人处世的经典佳作,很想与喜欢提升修养的你共赏。 什么是对待别人...

  • 译读:韩愈《原道》

    文/非是藉秋风 韩愈 首先申明,韩愈《原道》中的“学术观点”并不代表本人观点。作为《古文观之》中的一篇名文,放在这...

  • 一点随想

    古人云:誉之所至,谤亦随之。韩愈又在《原毁》说道:事修而谤兴,徳高而毁来。可谓异曲同工。 由此看来。事修谤兴,德高...

  •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微言大义】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特人也轻以约。 ——选自唐·韩愈《原毁》。 【译文】 古时候的君子,他们...

  • 原毁

  • 原毁

    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韩愈的《原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em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