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9月30日
以前的学生回母校看班主任梁老师了,听起来他们聊到了以前的学生,关心的个人成长故事。
她来打招呼,我才发现是十年前的高一课代表。
当年的微微笑,如今是嘴角上扬的弧度,特别好看。当年的经历最明显的一次回忆就是在期中考试前,她问我一道题目,分类讨论的细节,我做的决定是这个内容不考试。结果真实考了,我以后对自己的判断再不敢那么笃定了,甚至会偏向于自己的感觉如果不考试的内容反而要特别重视,会是准备的死角。
她还提到了一点,就是当年做的题,不是因为一道题做对了的题,而是在做题时候训练的思考能力,成了大学,工作时候必备的勤奋能力。确实我们会忘了老师课堂上讲解的题目,具体的方法,而老师的话语会清晰记在心间。
我至今仍然记得陈老师在教室里给我点评的时候眼里闪烁的光芒。
我添加了她微信号跟他聊,记得问他现在在北京上的大学工作,这附近这些都是很好的,通过他们的成就感来看世界,这个是我们在小镇工作的人的看世界的方式。她说自己通过了考试,如今已经参加工作了,果然不错,邀请我去北京玩
上午去110办公室找到盖章的地方,配合盖章和签字的工作人员。
前一天已经体会过一次——去找一个人,一个工作人员,一个去开会的人,一个不会回来的人。
一个在学校的人,一个神奇的人。
一个随时会被叫走的人
我就等了10分钟,终于等到了从其他地方回来才可以开会的
掉了一根笔
对自己的提醒就是以后不能太紧张,不然丢东忘西,善后的事情来不及处理。
下午去二级单位盖章,工作人员态度友好,问了我一句话,想着你们很忙,还会有时间去打球呢
我确实说自己还是需要赶回去查岗的。
当然还提到了一句话,身体需要锻炼
为了更好地工作,如果算是口号或者空虚的话,为了自己的身体,才能更长久地工作。
半小时的羽毛球已经是身体的极限
也是经验,预感到第二天会全身酸痛。实际上挥拍的那两下,已经有出汗的冲动了,根本在三分钟之内就会出现的情况。还看到方方竟然能够用左手从容练习,感受到年轻人的精力。
第一次去智能 识别,明确了规则是每天限时2小时,不限制进出次数。
出来时候方方又给我上了一课,就是出来的时候不要跟别人后面,如果系统没有识别到自己出来的话,会一直扣钱的。
问了工作人员,儿童进入场地是办理会员的渠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