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孩子零花钱吗?你老婆/老公每月给你多少零花钱?你的零花钱用于什么?今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1、什么是零花钱?
零花钱是自己有绝对支配权,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零钱。
2、零花钱的获得方式?
1) 零花钱既可以别人给,比如父母给,配偶给。以下情形也许就发生我们身边:
*上交工资的时候,"老婆,给我留点零花钱吧!"
*给老婆捏捏肩,捶捶背,"老婆,舒服吗?再给点钱呗!"
*私房钱被老婆发现了,"老婆,都是存着给你买礼物呢!",内心却在叹气:"哎,又没钱了!"
*把老婆给的买菜钱的剩余部分"公款私用"了
*"爸爸,同学快要过生日了,给我点钱买礼物吧!"
2) 零花钱也可以自主安排不需与别人协商。
3) 零花钱更可以自己赚。比如孩子做家务的奖励,自己写简书获得的奖赏,投资产生的被动收入,第二份职业兼职费,学校的奖学金,公司的奖金等等。
3、零花钱的金额大小?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零花钱金额的大小不一样。比如每月给孩子固定10~20元,比如工资的1%~5%,比如抽烟的男人每月500~1000元,比如喜欢买化妆品的女人每月1000~2000元。
零花钱的大小不是绝对的数值,而是占比。
4、零花钱里的哲学?
别小看零花钱,里面折射的哲学挺多的,思维层次将决定你的位置:
1) 金钱观
*你是为钱辛苦工作,还是让钱为你辛苦工作?这是《穷爸爸富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非常看中的思维方式差异;
*你是只为自己(得到),还是愿意为别人(付出)。比如把零花钱全部用于自己的娱乐、爱好呢?还是愿意打赏别人、捐献给福利院、给别人买礼物?有研究表明,经常付出的人最终获得的反而多。这叫稀缺与富足。
2) 价值观
*你是把零花钱用来零食、娱乐、嗜好的消费呢?还是愿意花点小钱投资未来?
*自我消费时,你是把它作为奖励品,消费完后然后树立更大的目标而努力?还是把它作为一个最底层的生理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会告诉你的层级在哪儿?
3) 家庭观
*你是互赖型的家庭(我们)?还是独立型的家庭(我)?甚至是依赖型的家庭(你)?判断的依据是获得零花钱的方式。
5、零花钱的故事?
至今念念不忘的往事,是成家后最少的一次零花钱只有10元钱。那时月工作只有800多元,扣除房贷600多元后只剩下200元左右。碰巧又是购买雅培奶粉的一个月,4袋奶粉买完之后我的零花钱只有10元钱了。
老板知道之后,一来吃饭不让我付账,二来提前给我发了奖金以度难关。那时也不觉得丢人,生活挺开心的,心中始终确信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无独有偶,当时办公室的古建忠的零花钱故事也挺有意思的。他一次加班后回家,一摸口袋,身边只有一元钱。那时公交车乘到他家要1.5元钱,他选择了用5毛钱买了份《扬子晚报》,5毛钱买个大饼,然后走到了家。老板时常把我们两人的故事拿来说说,不是取笑我们,而是在激励着我们。
时间也飞跃到了2018年,在年初时,我规划了每月用零花钱定额用于投资(额度为每月1000元),投资既可以购买股票,也可以购买课程,总之为自己、为未来而投资。
我自己的例子说明,幸福感与钱无关,生活的结果与你的信念有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