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无缘见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准备写而没有诞生的《卡拉玛佐夫兄弟》第二部——阿辽沙与莉兹结婚后,又受到其他女人的引诱,他丢下莉兹,过着荒淫的生活。这是卡拉马佐夫性格的延续,爱与宽恕似乎被推翻了。——如果我今天能够读到这第二部作品,我一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矛盾与疑惑吗。无论是《罪与罚》还是《卡拉玛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都试图去说明:爱与宽恕可以拯救社会,疗慰人心。原来看完《罪与罚》之后,我一直存有这样的想法: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基督教式博爱拯救了他笔下的主人公,这不免有些过于理想化,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有些轻率。然而这一次我不这样认为,在《卡拉玛佐夫兄弟》的结尾,作家依然告诉我们,基督的博爱可以拯救苦难中的人们,爱的信仰将会使世界变得美好起来——这是作家在对人的精神困惑做出了深度的剖析之后给出的方案。卡拉马佐夫家族的情欲、暴怒、冲动、迷乱……都在人物的自述下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他们忍受着精神的折磨,甚至自虐,是阿辽沙的存在使得他们看到了希望——而阿辽沙这个人物在我看来也有些过于理想化,在典型的卡拉玛佐夫性格里,他显得过于异类——可也正是因为过于异类,才让我们看到作家的挣扎,作家在绝望之中的希望,他呼吁我们去爱——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他的悲悯——这一刻我理解了他的悲悯。但疑惑毕竟还是在他的心灵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的,就像马尔克斯一样,马尔克斯也在呼吁我们去爱,爱能够使人们不再孤独,可他终究对爱能否消解孤独这一问题存有困惑——可不管怎样,去爱,这就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