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伙伴,大家好!
我是今晚分享嘉宾:强帅。在刚收到K神分享邀请的时候我还感觉挺意外,同时也十分荣幸。看到社群里绝大部分伙伴都是老熟人,但是也有一些新伙伴,所以有必要在分享之前先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的常用ID:强帅,公众号:书墙背后,简书ID:剑舞飞雨。这些ID的背后都有很多故事,有的是包含我真名当中的一个或两个字,有的是我个人爱好和特长的缩影总结,还有的是我曾经刚进入社会就职人生第一份工作时所使用的游戏名。
我是一个年阅读量100本左右的书虫,大多数时间只求读个过瘾,不求甚解。慢慢开始了解到阅读输入要和写作输出相配合才会更有价值,所以今年开始配合着两个个人平台进行垂直输出,马上也要在视频号上进行第三平台的输出了。
简单介绍之后,我们来进入今晚的分享主题。因为我个人的分享特点就是单刀直入,以干为主。基本上不会有太多鸡汤类的东西,曾经也受过分享达人的批评,说全程太干的内容分享会让听众感觉疲倦,偶尔加点儿鸡汤和鼓励进去。然后我努力试图改正一段时间,最后发现自我拯救无望,莫不如就继续保持个人风格吧。
我相信社群里大部分伙伴们应该都有一定的社会职场工作经验了,如果还是学生时期的小伙伴们,那你们今晚一定得更专注一些。说不定我分享当中哪句话就会让你未来职场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我是2004年7月份大学正式毕业。当时人力资源概念刚刚引入国内,正式实施使用在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我的家乡沈阳市还停留在:看电线杆、老带新、泡坛子、BBS等非常接地气的求职途径。
我记得在DISC训练营学习的时候,我给营中一起学习的伙伴们分享过一场名为《你走过的弯路其实都是在修行》的演讲。在分享中,我提到了我们80后多么不易。那时候有很多职位都是25~35岁起招,所有的地方都要求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一文不值。
结果没过多长时间,突然应届毕业生可以挑三拣四了,35岁的职场成熟人士反到一文不值了。一想到这种情况,心里是非常憋闷的。时代对我真是很不公平。
我从学生时代文笔就尚可,虽然22岁那时没啥工作能力,但是随便写点儿自我介绍,在BBS公告板或者计算机求职论坛上也能得到很多雇主来电咨询。只不过人家问我是否使用过一些数据库或者编程软件的时候,我就一脸慒圈,因为学校里根本没讲过。
后来实在没办法,只能自己主动出去走走。边走边看哪家门市的店门上有贴招工广告的就进去问问。这个时候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什么坑的话,我只能告诉你:想得到机会,一定不能胆小,我当时就胆小,说话轻声细气的,没有自信,所以失败率很高。
还有就是别指望所有的用工老板都是好态度,我记得我去过一家网吧,老板知道我不是上网的顾客而是来找工作的时候,当场就把我轰走了。这让我本来就不好意思的态度更加深一些,总是怕之后遇到的人都是这样的,对求职很不利。
好在现在的企业招聘环境很成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已经在全国普及和应用很长时间了,所有的条条框框都有一纸书面合同跟着,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劳资双方的矛盾始终没有彻底平息。
K神之前和我一起学习DISC时,通过一次访谈了解到我的社会实践经历比较长,所以今天邀请到我来给大家分享职场上都有哪些坑。其实就我个人来讲,还算比较Lucky,没有遇到太多的坑。主要还是分享一些个人经验给大家,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前期因为时代原因导致的求职方式不同,产生一些利弊情况对于现在来讲毫无价值可言,我就直接跳过了。大家想听故事的话,我未来可以当成自传经历分享给各位。
在16年左右的工作经历中,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求职过渡,面临30多家公司的求职碰壁直到最后同时能得到4家公司的Offer。这一部分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
一、职场第一坑,面试态度
首先,我想告诉年轻求职者们。虽然你们现在年轻,有挑选的资本,但是“撞大运”式的求职方式始终是行不通的。混的了一时,混不了一个月,更不用说到退休了。当然,年轻人也没有太多能稳定地干到退休的。
我那个时候对工作机会是相当珍惜的,但是当我成了一家组织的高管之后,我面试过一些年轻人。我发现他们有点儿认不清自己,太好高骛远了。以前,我们求职的时候,如果没有经验,我们会学习一些哪怕理论知识,然后熟悉好、准备好,求职的时候尽量去表达我对这方面不是一无所知的。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是经过哪位职场高人指点了,直接回答:不会,没经验,没弄过,不知道。
好!既然你这么诚实,也是值得赞许的。最起码你没有耽误彼此的时间,如果面试官看你眼缘不错,还有可能给你个培训和试用的机会。很多年轻人学习能力超强,虽然啥也不会,但是给他三个月的时候,可能试用期没结束就已经是一把成手了。我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我面试的年轻人不是这样,一问到想要多少薪酬啊?张口就来:8K,10K。我真想一个大嘴巴扇过去,您配么?
还有一群年轻人,他们正好和这些人相反。要的薪酬非常低,无论面试官说什么,他们都没有反对意见。我记得我有一次正在工作,我们招聘经理找我赶人,说有一个小伙儿不想用,让我帮他拒绝。我就出去面试那个小伙儿,我故意把我们的工作说的非常艰苦和困难,但是他都没有任何意见和退意,我又问:那您想要多少薪酬呢?他回答:6K。6K对于当时的实施工程师来讲真心不算多。不过没办法,我有任务在身,只能尽量表现得很满意,并让他回去等消息。
从以上个人真实案例反馈,我先告诉还处于学生阶段的小伙伴们。你的职场第一步:面试!是门学问,面试能力高不能保证你做的长久,但是成功入职的机率一定很多。至于具体的话术和心理博弈那是要专门培训和讲解的。但是第一关:态度得端正。
首先,你不能过于自信。你过于自信一般无非就是两种表现:要么过于轻浮,目中无人;要么城府很深,另人担心。我之前的案例都是过于轻浮的那种,啥也不行,还想要高薪。就等着碰到哪家企业面试官工作一天实在太累了,正巧碰到他,无论什么样先进来混混吧。这种成功率不是没有,但是极低。建议不要效仿。
第二,你也不能没有自信。你觉得你要的也不多,什么苦都能吃,人家老板就满意了么?非也!大多数老板喜欢学习西方思维,装一下。说你对自己都不自信,你还能干好工作么?所以其实面试就是劳资双方的一种心理PK,太困难的话题能踢回去就踢回去,别给自己找麻烦。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确实有一定实力,但是因为太自信了,所以表现的很强势。面试官一看,未来是你管我还是我管你呢?我记得我看过一个Java视频教学,里面的老师给学生们讲面试技巧,提到自己的一位师兄。因为师兄水平太高了,把简历写的很牛掰。面试官一看比自己都强,不服气地拍了一下桌子问:“上面这些你真的都会吗?”那位师兄在心里拍了一下桌子:“我会啊!”然后他确实都答上来了,就是没通过面试,也没进去那家公司。
所以说,职场第一坑就是你面试时的态度问题。总有小伙伴觉得我态度不错啊,和面试官连握手带拥抱的,笑呵呵地交谈很愉快,最后怎么就没回信儿了?这里面原因很多,态度占一半,剩下一半可能是你的薪酬要求、年龄、家庭情况(这里主要是婚否和是否有子女),面试官能想到你都想不到的个人问题,所以千万别觉得面试就是一个简单的自我展示环节。
二、职场第二坑,人际沟通
我们把人际沟通分成几大类:和伴侣、父母、兄弟姐妹、子女、职场。其中职场又细分为几类:上司、同事、下属、客户。
因为今天不是职场大课,所以不同类型人群怎么沟通大家听职场课或者看专题书籍理解的更透彻。我在分享中只想提到几点实践比较容易的方法。
我在北漂的时候什么样的同事们都遇到过。第一家公司的同事最好,最后一家公司的某位同事最差。差的原因不一定是他的人品,可能就是性格原因。北京本地人自带一种优越感,他们也两极分化。但是在我那家公司里不太明显,除了一个胖子同事有点儿像我们东北人,又直爽又义气,其他的所有北京人给我的感觉都是牛哄哄的。
你要是接触他们时间长了,你会发现都是好人,好兄弟。但是刚接触的时候真心受不了。无论是捧着唠还是对着干,都不好使。有时候那个说话的态度就让你很不舒服,不了解且性子急的人肯定能干起来。
但是人家是老员工,作为新员工的你们来讲,真干起来对你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而且我不是针对北京人,因为我没去过南方,但是我死党有在南方工作过的。他们告诉我:像那种你走过同事工位,同事马上解放双手停下工作,等你走过去他们再恢复的情况很普遍。一句话说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定义贴在你头上了。
所以与其说职场坑多不如说人际沟通坑多。基本上所有的职场坑都来自于人际沟通。本来劳资双方都有矛盾,会因为很多工作上的问题出现争执,这时候同阶级的同事们再有矛盾,这工作就不好干了。好不容易熬上管理层了,下属不好管理,工作任务完不成,受上下两级夹板气,更郁闷。
我发现一种沟通方式挺好用,可能部分伙伴们会反对这种方法,但是它真的是最简单可行的避坑方法。我北京第一家公司里有一个新人,是个小伙儿。当时我已经是部门项目经理了。
这小伙儿首先工作能力没有说的,能吃苦、干的不错。其次,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喜欢赞美同事。
这里我必须强调一下赞美和舔狗的区别。赞美是由衷的,舔狗是刻意的;赞美是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发现对方身上真实存在的优点加以夸大一点儿表达,舔狗是莫名奇妙地给别人添加优点,虚伪奉承。
这小伙儿工作期间,麻烦到哪位同事的时候,说话态度非常客气,等别人帮助完他的时候,他会开始赞美大法。很多脾气不好的同事一看到他马上态度就好了,有时候还会被夸的不好意思。
我曾经也是因为太直爽,和同事针锋相对。后来我发现我在某方面确实不如他,我就放大他那方面的优点,由衷赞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以后我再夸他那方面优秀的时候,他会主动说:也不行,也不行!
所以,本来工作有可能就挺让你闹心的,千万别在职场人际方面再给自己添堵。
三、职场第三坑,规章制度
我可能是少有在面试过程中把合同一个字不差看完的员工。有些求职者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了,听到面试官说自己被录用了,那乐得拿过合同就签,结果就进坑了。
当然也不是单方面,求职者坑企业的案例也不少。有一些员工觉得自己有后台,在公司里的地位无法取代,自命清高。天天吵吵涨薪,否则就离职。终于CEO忍无可忍同意离职了,立马傻眼,开始和公司耍赖,无理取闹。通过关系折磨公司领导等。
还有就是为什么未婚未育的女员工很不受公司待见。有很多女员工是好样的,真心就是想好好工作。但是因为一些个例影响了行业内的风气,导致企业对未婚未育,尤其是大龄未婚未育的女员工非常警惕,能不用就不用。
主要是很多女员工在自己身怀有孕的情况下,趁着身材看不出来求职,然后企业录用了。结果刚上一两个月班,提出休产假要求。根据劳动法,不给假不行,也不能直接辞退。想从薪酬待遇上惩罚,人家就仲裁,所以闹的影响非常不好。
现在来讲,单身大龄男性也不能幸免。面试官会觉得你未来一定要结婚,结婚之后你的花费就会增加,到时候会觉得公司待遇不足,提出离职,不够稳定。还会帮你想到未来子女问题,你回家乡生子,你在公司干不了多长时间;你在外地生子,你子女享受不到当地待遇,你的花费又增加,你还会觉得公司待遇不足,提出离职。你谈恋爱,你和你伴侣异地,感情会受影响,你和你伴侣同地吧,你的支出就会增加,你会觉得公司待遇不足,提出离职。
是不是挺搞笑?都是真事儿。我当时被问的哑口无言,我都没想过这些,面试官都帮我想到了。这就是典型劳资双方不信任的案例。
当然我还遇到一个特别的案例,我觉得应该不会只有这家公司这么做。我分享一下,大家听听。
答应你每个月工资4500元,但是合同上写2360(这个我们不计较具体数字)元,然后给你解释大家的合同上都是这么签的,实际开到手的会是4500元。年终奖有第13月薪,但是需要你攒够4500元发票来换。
我当时是签了合同,然后离开总部去了工作的地方。看到一个小隔段里,两排上下铺,两排电脑桌,一共8个员工(多数是女生)在忙碌。这是一个技术类的工作,但是女生却居多,现场的环境给我感觉不是很好,入职两个小时之后提出辞职不干了。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合同上不能书面体现出来的,无论是真是假,不要相信。没发生仲裁矛盾还好,发生了,人家拿合同说事儿,你除非签合同时录音了,否则一点儿办法没有。
四、时间的礼物,沉淀的经验
其实在前面所讲的内容中,我已经把一部分经验都给大家分享了,但是因为是结合着案例来说的,所以可能会乱一点儿。我在最后这部分内容中归纳总结一下。
1、 面试的时候是双向选择,劳资双方可能都在愁找不到彼此,也可能都不愁找到彼此。劳方觉得自己能力出众,难免会放松一些,最后发现找到的地方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样;资方也一样,最后差不多就用了。所以,能力第一、技能第二、运气第三,再多注意沟通方式、态度,一定要按逻辑表达。先说结果,对方想听过程时再说过程。
2、如果你从骨子里就讨厌圆滑处世的人,不想成为那么复杂的人,你就坚持你的直爽和善良。虽然看起来可能显得情商较低,但是每当“倒你派”在侵害你的时候,总会有“挺你派”在保护你,完全不用担心会吃亏。努力学会赞美他人,没毛病!
3、找工作,看领导。领导有魅力又善良的肯定错不了。不要因为和领导隔着等级就觉得了解领导是多么难的事情。事实证明,除非你找的是集团规模的企业,否则想了解顶级领导还是比较方便的。要看他的务实态度和给员工的待遇,不能相信画饼!除非这位领导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4、在彼此双方都不了解之前,只要书面上没有体现的一律不信。书面上表达和口头承诺不符的,必须提问。回答满意与否在于你个人评定,但是记得留下后手!
5、能抱好领导大腿最好,抱不了就记得:一定要团结同事,一定要团结同事,一定要团结同事。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真走上了劳动仲裁这步,没有同事们一起挺麻烦的。
那么以上就是我通过个人经历能想到的所有职场建议和避坑经验了。本来我是打算再从一些专业职场培训资源中挑选一些精品内容分享出来的,但是发现那些内容第一,不属于我;第二,我个人的经历足够分享;第三,专业的内容故事性不强,听的过程中容易走神。案例贵在真实,所以拿我个人亲测案例来讲更有说服力。
以上就是今晚的全部分享内容,感谢大家的认真收听,再次感谢K神的邀请!大家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