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李氏砭法是我最爱想法
要想容易得定成道,要注意出气,不要注意入气

要想容易得定成道,要注意出气,不要注意入气

作者: 丁一AT | 来源:发表于2019-07-15 07:22 被阅读64次

拿这个做绳子,做钓鱼一样的钓饵,把自己的心钓回来,所以叫你数息,自己注意呼吸,进来出去,出去进来,从一数到十,这个念跟着气数到十,中间自己晓得,没有一个杂念妄想岔进来,才算数息成功。如果进来出去数一,进来出去数二,数到“五”的时候,一下想到别的,不算!重新再来,从第一再来,这叫数息。

    如果我知道呼吸进来出去,顺着数到十,再倒回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来回都数,呼吸都知道,念头没有别的散乱,其实别的也知道,可是有个主要的念头跟呼吸没有离开,这样数息就对了。

——南怀瑾

1、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

    刚才的都过去了,过去心不可得,跟你讲未来心了,真正走到小乘修定来了,让你们知道如何修定。你们都学过六妙门,都晓得六妙门第一数息,第二随息,第三止息。这个息字是我加上的,其实都有个“息”字啊。第四是观,第五是还,每六是净。

    这六个字,智者大师从《修行道地经》《达摩禅经》抽出来的,智者大师开创了天台止观,叫做小止观六妙门。结果大家打起坐来,在那里观呼吸,数来数去,对不对啊?你看现在不论日本中国的禅宗,有些禅师,到处传的都是数息,坐在那里打坐,听这个呼吸,进来出去,一二三,这样数下去,我就哈哈大笑。

2、如何数息?

    怎么数的知道吗?有一个方法是,一来一往数一,数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再重头从一数到十。或者十一,十二一直下去,这个方法是最差的。

    好的一种方法是倒转来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这样来来回回数,你们大部分用的是哪个数法?我先问问看。(答:来回数)一般是来回数。对了,就是这样老实的对话,你不要讲道理,问答是问你这一句话,这是白的黑的?白的就答白的,结果你又讲起道理来,就不对了。刚才古道师说,一般是随这个息数,那是第二步了。我现在问大家,你们答问题就要脑子清楚啊!

3、“专注一缘,制心一处”

    大家都在那里数息,还要问问大家,不要不好意思答复我,现在是讨论啊。譬如呼吸一进一出,你是在出去的时候数一,再出去的时候数二,还是进来的时候数一,再进来的时候数二;你们用的是哪个方法啊?你们注意了没有?

    僧甲:根据身体情况。

    南师:啊,变动的!不可以变动,认清楚也可以变动;但你是根据身体随便弄啊!先讲数息这个法门,我们为什么看鼻子的呼吸,数来数去,原理在哪里,知道吗?

    僧甲:摄心,专注一缘,制心一处嘛!

    南师:制心一处,处在什么上面?制在息的上面嘛!你答话答得对,方法你也讲得对,是摄心用的。先要了解一个问题,你们学这个的注意,我们整个的身体那么多方法,采用呼吸的法门,呼吸属于心法,还是色法啊?

    僧甲:这个属于色法,风大嘛!

    南师:我们这个身体色法,地水火风四大,为什么一定走风大这个法门?了不了解?不了解;只晓得一般修安那般那出入息就是这样。

4、“安那般那”

    什么叫安那?出息。什么叫般那?入息(按:有经典解释不同)。反正一呼一吸,梵文叫安那般那,中文叫出息入息。可是翻成中文,有一点你们要注意哦!所以修禅宗的,就要参究,为什么不翻成“出气入气”,一定翻成“出息入息”?注意这个息字。再退回来讲,这个息字中国字是怎么写的?是“自心”,叫做息。自心就是息,不叫做“气”了,这个要了解。

    再进一步,为什么修这个法门?你们大概没有好好研究《修行道地经》《达摩禅经》吧!一定没有,只是拿到这个六妙门。所以我对天台宗的朋友很不客气说,我说你们害死人啊!智者大师用这个方法,他自己得了好处,后世讲不清楚,乱搞了一千多年,和尚们及在家人学佛的,就在那里吸啊呼啊,天天在那里数息,我说你是学会计吗?老是记一二三四……数字记了几千年,一坐数千息,有什么用啊!

5、“把念念清净的这个定力,永远维持住,才能入胎不迷,住胎不迷,出胎不迷”

    你们注意喔!我们的生日,佛告诉我们叫“母难日”,就是母亲受苦受难,生死关头的一天。生不好母亲就死掉了,那是很痛苦很痛苦的啊!所以说,人一定要尊重父母,因为生你的时候,母亲是拿生死来换你这条命的。胎儿在胎里头要挤出来,这个生命也很难受的。所以菩萨、罗汉入胎再来度众生,功夫定力不够的话,一入胎就迷了。能够住十个月到生出来,那个阶段完全不迷,跟现在坐在那里打坐一样,清清爽爽,那就是大定力了。这就是靠你现在,把念念清净的这个定力,永远维持住,才能入胎不迷,住胎不迷,出胎不迷。这样勉强可以叫做“再来人”,是菩萨应化、罗汉应化来的。所以叫“如来应供”;不一定是受众生供养,也是来供养众生的。

6、什么是根本依?

我给古道他们讲《达摩禅经》,这叫“长养气”。这还不是真的气,不是道家说的“先天一炁”。那个婴儿在娘胎里头,七天一个转变,成长成人,那个是“报身气”,也叫做报身的业气,有善业恶业,所以每个人身体不同。至于入胎的时候,这个精虫跟卵子一搅变成胎儿,那个功能是“根本气”。所以我笑这些唯识学家,九个缘有个“根本依”,根本依是什么东西啊?唯识学家认为根本依是习气。其实根本依是真的一个功能,就是入胎的那个根本气,同现在的呼吸气三种不同。

7、“最后打起坐来入定,根本鼻子没有呼吸了,身体内部的一套,自然有呼吸往来,回到胎儿的状况,这才能够得定,才能够念头专一清净”

    那么后天的生命,胎儿剪断脐带,扎了以后,就靠鼻子呼吸的气。所以修安那般那的行者,将来告诉你,真的得法了,修得好,最后打起坐来入定,根本鼻子没有呼吸了,身体内部的一套,自然有呼吸往来,回到胎儿的状况,这才能够得定,才能够念头专一清净。这就是实际的工夫,不然你坐在那里,吸!呼!数一万年都没有用。

8、“四大性离,地水火风,各有各的范围”

《圆觉经》《楞严经》,各个经典告诉你,四大性离,地水火风,各有各的范围。所以阴阳五行生克,水多了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都是互相生克。四大性离,各有各的范围,它们不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人活着,今天我在讲话,你在打坐听话,你以为是个完整的吗?这里头分门别类太大了。

    这个生命,只靠呼吸靠这个水吗?不是,还有火大。所以研究唯识要懂“暖寿识”三位一体。暖是有温度,温度是火大来的,死了就冷了,温度没有了。所以有暖,有温度,有气,就有寿命,才能起心意识的作用。

    地大,就是我们这个骨架子、肌肉这些。你们练拳,“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那些筋骨皮是水大跟地大两个结合的。打了拳一身汗,那是火大逼出来水大,这是生命科学,都要搞清楚啊!

    回转来再讲风大,变成我们呼吸。婴儿也好,我们也好,一生了病呼吸就粗就大,就要喘气,那是风大喘的现象。所以我昨天告诉己师,练武功打拳,不要太闭气,那是下乘法门。你要懂得气,真正的武功,练到一口气不闭,“哗”一拳出去,那是真气,那是不得了的功力。你慢慢去体会,你这孩子功夫还差得远啊!你这样一动一闭气,已经不是了,将来再慢慢告诉你,我这个老头子的花样很多的啊!

9、色阴、受阴

    这个呼吸是这样的,不详细跟你们讲,真要详细讲,地水火风四大变化统统都要讲。我们身体活在这里,是属于五阴,地水火风空是色阴。这个身体,由婴儿起,每个细胞里头都有空的,我们身体上九个窍,头上七个,加上下面大小便两个;其他十万八千个毛孔都在呼吸,都和空气,地水火风接触流通的。所以你练武功也好,做工夫也好,不能只憋住这一口气,其他都不管。其实,只要这么一过来,手这么一动,已经是出去了;到了这一步,武功差不多了,慢慢来吧!

    这个生命,地水火风空是色法,有色就有受,有感觉,所以“色、受”归到一组去。你们晓得佛学,受阴包括几个范围?甲师喜欢研究佛学,讲啊!(僧甲答: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普通讲“三受”,还加心理的忧和喜两个,叫做五受。

10、“念先动还是气先动”

    可是你的想阴(思想)同呼吸,地水火风,是不相干,又是绝对相干;因为心动气就动,气动心就动。思想是心意识作用。所以我常说,当年和我的老师袁先生两人从山上下来,到了四川内江,正在街上走;这是讲禅宗做法了。我那个老师回过来就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哎,我问你一个问题,念先动还是气先动啊?”我们在走路,还在说笑话,突然,他就这么一问,我说:“念先动。”哈哈,他大笑,把手一放说:“你对了。”我说:“先生啊!”我们当年不叫老师叫先生,“你怎么突然问我这个问题?”

    他说:“我还有个老师,你没有见过,还是你们老乡,浙江人。我学佛跟他开始的,他修持很多年,现在是我供养他,就住在我对门。”

    我说:“哎哟,怪不得,先生啊,我到你家里,前面进进出出有个老先生,两夫妻,是你的老师啊?他们两个人,好像都不大像我们一样讲话。”

    他说:“他正在修持,他主张先修气,我说先修念,我们这两天就谈这个问题,两个人意见出入很大!所以我路上就问你。我明天带你去见太老师,你们两个谈谈。”

11、“走大乘禅宗直接的路线,心念本空,念念自性空,不是你去空他,他空你的”

    念动还是气动?你如果警觉就知道,自己的念头一动,气就跟着动。念和气是两回事。所以你打坐做功夫,刚才我们讨论,走大乘禅宗直接的路线,心念本空,念念自性空,不是你去空他,他空你的。

    但是念跟气,两个是分不开的,像黏住的双管。所以当人死亡的时候,第六分别意识一昏迷,慢慢气就跟着断了。你们听过我讲的生死问题没有?人是怎么样死的?一步一步的变化,都很科学,都要搞清楚。现在简单告诉你们,详细的以后有机会再说。

12、“当你很专一的时候,那个呼吸一定是停掉的”

    当人一昏迷,临死的时候,下面冷到哪个地方,气就停到那个地方,这个识就散到那个地方。最后一口气出来,气就没有了,第六意识完全散了。所以现在一口气在,你的心念跟气是离不开的。可是念跟气两个分途,你看,像辛师在那里注意看书,或者你在注意打拳,这个时候气跟心两个专一,当你很专一的时候,那个呼吸一定是停掉的,是不是啊?唉!你们也不去体会。当你专心想问题,想个东西要写,或看个东西,一刹那,呼吸停住了。或者我们在说话,突然一个陌生人进门,“呃,呃,你是谁啊?”那一下呼吸是停住的。“哎啊!是你呀!”放心了,呼吸来了。念跟息是这样,永远不会合,所以道家叫“降龙伏虎”。这个心念像一条龙一样,龙是什么意思?变化无常,变动不居是龙。虎是气,猛虎一下山,这个气一来就伤人了。所以道家说降龙伏虎,先把念头降伏,就是《金刚经》的如何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其虎,就是修气。

13、“等于拿气做一条绳子,你这个心念像个猴子,外面乱跑,拿这条绳子把这只猴子栓过来,归在一起”

    这个念跟气两上不合一,所以刚才把气分几层告诉你们。上座修安般法门时,才发现思想乱飞,跟气是不合一的。平常我们活着,谁管自己的呼吸啊!自己活着几十年,有没有管呼吸?不打坐的时候,你们说有没有?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知道?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才听到鼻子有呼吸来往,对不对?平常都没有管,你看这个心跟它是分开的。

    如果一个真有修养的人,就是这样讲话,乃至打拳,晓得心气本来合一的,不要硬闭着气,出拳时还要“嗯,哎”!哎个什么啊!本来合一的嘛!

    你们注意,这个心气本来合一,可是又两个分开;因此修行的方法,先走风大,安那般那路线,叫你把心拉回来。等于拿气做一条绳子,你这个心念像个猴子,外面乱跑,拿这条绳子把这只猴子栓过来,归在一起。

14、“呼吸都知道,念头没有别的散乱,其实别的也知道,可是有个主要的念头跟呼吸没有离开,这样数息就对了”

    打起坐来,先注意自己呼吸,然后又告诉你,呼吸粗的、大的叫“风”;我们的呼吸只到肺部为止的,叫“喘”;比肺部再深一点,叫“气”,到丹田到肚脐那里,那个还只叫“气”;再进一步,好像停留了,不呼不吸了,那个才叫“息”。

拿这个做绳子,做钓鱼一样的钓饵,把自己的心钓回来,所以叫你数息,自己注意呼吸,进来出去,出去进来,从一数到十,这个念跟着气数到十,中间自己晓得,没有一个杂念妄想岔进来,才算数息成功。如果进来出去数一,进来出去数二,数到“五”的时候,一下想到别的,不算!重新再来,从第一再来,这叫数息。

    如果我知道呼吸进来出去,顺着数到十,再倒回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来回都数,呼吸都知道,念头没有别的散乱,其实别的也知道,可是有个主要的念头跟呼吸没有离开,这样数息就对了。

慢下来

不要想着成功多少次,不要有这样的念头,而是应该慢下来。

数息只是一种方法,帮助你达到专一,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15、“要想容易得定成道,要注意出气,不要注意入气”

    可是这里头有个问题,我刚才为什么问你,在呼出去的时候记数,还是吸进来的时候记数呢?这有个作用,是秘密了。告诉你们出家的同学,要想容易得定成道,要注意出气,不要注意入气。

    练武功、练气功的人,犯了一个错误,拼命注意入气。过去气功流行,常常有些练气功的人问我:“老师啊,气留丹田,怎么留住啊?”我说:“你问我啊,我还正想问你呢!你看过汽车轮胎打气没有?你把轮胎打个气进去,你叫那个打进去的气,停留在轮胎的某一部分不要动,行吗?”

    气进来一定充满全身,硬要把它憋住在丹田,丹田是什么?大肠。你把气跟那个大便憋在一起干什么?气一进来就充满全身嘛!出去也是全体跟宇宙合一的,你闭个什么气啊?

    呼吸进来哪里停留得住!如果真停留住,就结块了。所以《维摩诘经》上有一句话,“结习未尽”,你从这句话就可以悟进去,是结习难除,打结的。当你觉得身体哪里难过,哪一部分走不通,或者腿痛、胸口闷,实际上,气已经结在那里形成病了,你空不掉。如果你把气放空了,念也就跟着空了。念和气的关系,就有这样重要。

相关文章

  • 要想容易得定成道,要注意出气,不要注意入气

    拿这个做绳子,做钓鱼一样的钓饵,把自己的心钓回来,所以叫你数息,自己注意呼吸,进来出去,出去进来,从一数到十,这个...

  • 我要注意的细节

    1形象:注意发型 卫生 说话时候要注意不要说太快 要想着说不要随口就说 见面聊天要给她好印象 ...

  • 我的母亲(连载)45  姆妈的病痛

    姆妈经常和我们讲要注意身体。 姆妈交代大姐、弟弟和我,正当出汗时候不要乱减衣服,待汗稍止气出定再脱衣;不要坐在窗口...

  • 想要孩子长大有出息?儿养三气,女养三容,培养方式各不相同

    谁人爸妈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想要孩子以后有出息,还是要注意养儿养女培养方式上的不同。俗话说“儿养三气,女养三容...

  • 牙医的建议

    因为牙龈上涨,所以,刷牙要注意上下刷,不要左右磨。 一定一定要注意,牙齿清洁,牙线要用上。 酸软,所以要买脱敏牙膏...

  • “度”这个字多少有点玄学的韵味。 说话不要太满,要注意度;做事不要太绝,要注意度;相处不要太直,要注意度。 可到底...

  • 创业,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

    大家好,我是创业学院王春雨,QQ\微信:304995079,创业,不要想迅速成功。要打持久战。而且要注意休息。不要...

  • 敛神聚气

    练功时要注意敛神聚气

  • 挽回一个男人只需要五步

    1.要想抓得住男人的心,就先得抓住男人的胃。 2.财政上不要管得太严,感情上不要太粘人。更不要猜忌,要注意距离,尊...

  • 2020-03-21 最近的生活。

    最近孕期度过的也算安稳。心情也大好。第一要注意多喝水。第二要注意多散步,少坐少站,孕妇也是容易得痔疮的人之一。第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要想容易得定成道,要注意出气,不要注意入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zv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