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群里一同学发来两张小学校园的照片,原来他专程和姐姐回到地处郊区的小学去寻找从前的记忆。然而,他也感慨找不到一点从前的感觉了。同学们纷纷开始搜索记忆里的属于我们的学校。
有的同学说从前一进校门就是教学楼;有的说如今操场变成了塑胶跑道,再也不用一开学就拔草了;也有的同学说以前操场在教学楼后面,因为他被体育老师罚跑二十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直到有位同学终结道:一进门左边是车棚,右边是传达,一条笔直的东西路和花坛,路北边才是L型的教学楼,教学楼西边有几个水泥乒乓球台,球台北边是男女厕所,教学楼后面是操场,操场的西北侧有秋千和锻炼用的铁架和沙坑,操场的东侧是主席台和国旗。大家纷纷各种佩服也充满了感激,因为他帮大家完整了记忆中学校的模样。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记忆啊。虽然学校从里到外彻底更新,连名字都变了。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永远是它的旧模样印在我们心中。当我的同学说找不到一点从前的影子的时候。一位耋髦之年的老者回到他的母校的场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在他儿时奔跑过的校园的小路上。楼房还是从前的砖瓦房,花坛还在从前的位置,旗杆上还是飘着红旗。唯一不同的是所有的树木都比从前粗壮茂盛。像他儿时一样大的孩子从他身边跑过都要喊他爷爷了。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着,他找到了自己,仿佛落叶归根一般。
每每看到各种小树被砍倒;看到各种碗口粗的树木被支撑着密密栽种。我就有一种感慨:这是个没有耐心等待一棵小树慢慢长大的时代。每每看到一幢一幢的老房子被拆毁;看到旧的街景被高楼大厦、被新的中心广场代替。我就默默地忧伤:有多少人都不再有机会找到从前的记忆,有多少人都不再有机会找到父母或者祖辈们故事里的场景啦。
于是,笑着说:我们的小学失去了成为百年老校的机会啦。
30天写作训练营之第1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