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单每天写1000字读书
就算不知道什么是「超个人心理学」,也能读读这本书

就算不知道什么是「超个人心理学」,也能读读这本书

作者: 戴文子 | 来源:发表于2016-09-24 21:24 被阅读591次
《守望灵魂》

文/戴文子

最近在读什么书?

《守望灵魂》。

这本书带给我一个全新的概念:超个人心理学。

对于我这种从未看过心理学读物的小白而言,一上来接触的还是饱受争议的最前沿理论成果,阅读之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整本书所述的主要思想,同我以往认知世界的方式大相径庭;对我三观的颠覆程度,完全可用「炸裂性」来形容。

「超个人心理学就是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个学派。」这是百度上「简言之」以后的定义,读了几遍,依旧蒙圈。

近年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貌似有点「东学西渐」的味道,很多专家学者都主张、并身体力行地开始从传统的东方思想中吸取养分,比如道教思想、佛教思想等等。「超个人心理学」就是这种风潮的最新产物之一。所以,如果在其中隐约看到「宗教」的影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宗教修行的方法,讲究的是虔诚信仰与内在体验。这种信仰和体验是各大宗教得以建立和流传的核心,可能也是人类意识进化的最高形式,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但是对我这种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自然也很难相信这种体验是真实有效的,我更愿意相信这种体验是大脑皮层里的某种神经冲动。或者借用一个哲学中的经典例子来解释,就是「洞穴中的影子」。

你让一个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理工男,去相信发现世界与自身的真理只需要打坐冥想、对话灵魂,而不是用严谨的逻辑去推笔演算、用科学的建模去检验分析,可能吗?

其结果只能是颠覆三观,被雷得外焦里嫩。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虽然超个人心理学存在很多不能用传统的科学去衡量的地方,但它着实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并且,超个人心理学涵盖的范围非常之广泛,我们不能因为某一小部分的不严谨,就去否定其整个理论体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读相关的书籍文章,在此我谨向大家推荐一位该领域十分重要的作家——肯·威尔伯,大家自行评判。

当然,阅读之后,你可以对作者提出的观点不赞一词甚至全盘否定。但你不可否认的是,通过阅读,确实可以拓宽一下视野、增长一些见闻、进而产生一些思考。阅读的价值,可能就在于此。

我们为什么去读书?因为心有郁结不得解;而我们又读到什么?只不过是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找寻到自己本身已有的既定认知(即我们平日里所说的共鸣)。对其余内容,我们要么谓之晦涩难懂,要么称之简单无趣。

所以谈论「读书」的感受体验,真的是一件十分主观的事情,这往往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接受程度。一本书的评价好坏,其实与书本身内容已没有太大关系。

眼前这本《守望灵魂》,就是最好的例子。

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个人成长(self-development)、神秘经历(mystical experiences)、以及巅峰体验(peak experience)。对于后两项而言,神秘经历普罗大众很难接触,巅峰体验则需要长期的坚持,并主要以打坐、冥想、内观等宗教修行的方式进行。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确实没有去那么多时间精力去深入了解、实践超个人的体验。其发展传播范围,可能也仅限于学术圈及个别小众。其实,市场上充斥着那么多快餐心理学的著作,就足以说明大众的口味与需求。

但是,就算不知道什么是「超个人心理学」,也并不妨碍我们来读读这本书。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这一思想,生活就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成就——目标线。但是目标线上的成就只是你活着时的光环,而学习线上的成就会尾随你到天荒地老。这本《守望灵魂》,就是写给那些不满足于只追求物质和成功,而愿意努力去发现真我和爱的人。

两位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典型案例,提出精神修行的课程,告诉我们如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的灵魂——作为第三只眼来看待和这个世界。

正基于此,作者重点介绍了发现真我的22条重要法则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练习来帮助我们解决未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明确生活的目标,体味生活的美好。

我把作者提出的「发现真我的22条法则」列在文末,没有时间通读本书的朋友,也可借此一窥全貌。

最后,感谢来自豆瓣书评人俱乐部和群言出版社的赠书!

是为读书笔记。

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附:发现真我的22条法则

1:我们并不是有着灵魂的人类;我们是灵魂,在经历着凡世间的一切。

2:灵魂的本质就是爱!

3:直接经验就是信念或信仰转化成确信的过程。

4:我们的本质是爱,随时随地都有机会体验到我们爱的本质。

5:物质世界的实相是为了精神的进化而存在。

6:精神的净化(成长)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7:人的一生是个学习的过程。

8:未解决的问题正是任何扰乱你内心平静的事情。

9:每当一个人解决了一个问题,天使就会为我们感到欣喜万分,全人类就会往进化又迈一步。

10:所有的“因为”只是用来触发内心的未解决之事,以便平息它们。

11:你降临在这凡世间是要完成自身的进修,而内心的骚动是精神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未解决之事并不是坏事;它们只是精神课程的一部分,是助你平息内心纷扰的一个机会。

13:个人的职责所在是开启自由之内的密钥。

14:你内心的纷扰与外界无关。

15:你如何应对现在的处境,决定了你的未来。

16:如何应对状况才是重中之重,当你面临状况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更是紧迫之事。

17:你的所思所想决定了你的经历。

18:以接受的心态活在当下,意味着你不再经受无谓的情感折磨。你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

19:你的首要目标不是改变地球学校,而是争取从中毕业。

20:平复就是用爱填满受伤的地方。

21:爱、平复和进化其实是同一个过程。

22:评判是自我谴责,而自我宽恕就是救赎,继而慈悲、接受、祥和和欢愉尾随其后。

相关文章

  • 就算不知道什么是「超个人心理学」,也能读读这本书

    文/戴文子 最近在读什么书? 《守望灵魂》。 这本书带给我一个全新的概念:超个人心理学。 对于我这种从未看过心理学...

  • 【2/70】D088当名医遇见超人会有怎么的反应 ?      

    自己也不知道选书时为什么选了这本难啃的书,读起来很乏味,时常读读停停,而今天打开这本书,墨香味浓,370多...

  • 工作和家庭真的很难两全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家里赚不到什么钱,就算是能赚到钱也不多,还有就是做家里人的生意很难做。就算是...

  • 熊出没

    熊出没这动画都不知道是开看啥的,可以吸引小孩可以看一整天,动都不动那样,天天看都不腻,也不知道看什么,就算看过了也...

  • 残阳映雪

    就算是夕阳 也能勾勒出山的轮廓 就算是残月 也能照亮我面前的她 就算是微风 也能吹动你鬓间的发 就算是余雪 也能铺...

  • 摘选自保罗《当呼吸化为空气》

    那我想干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不过,就算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还是有收获,这收获并非来自于希波克拉底、迈蒙尼德或者...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把这本书加入了书架,一直搁置着,直到今天把它完整看完。磕磕绊绊,写写停停,读读停停。可能是从“...

  • 活着

    今天在网上买了余华的《活着》,说实在的之前并没有读过这本书,只是看过巩俐演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想读读这本书。活着,...

  • 我与史铁生不得不说的那些故事

    史铁生是谁?想必大家都知道。我是谁?想必大家都不知道,也不必要知道,能仔细读读我的字,也尽是感激了。 手中有一本史...

  • 来简书很久了,但是……

    什么都没有。 没有交到朋友,朋友也没交到我。 今天突然有点烦闷,不过不能告诉别人。就算能,也不知道可以同谁说。 很...

网友评论

  • 3aeb0f96c117:太深奥!简略看过!没深读!很抱歉!
    戴文子:@慕容睿轩 呃。。么有关系,其实我也似懂非懂哈,感谢支持与关注
  • 辻月树喵:吃下这颗安利
    戴文子:@辻月树喵 您专程评论就已是对我很大的支持了!多谢多谢
    辻月树喵:@戴文子 好吧。。。那就是额外收获。。。
    戴文子: @辻月树喵 可是我的本意并非安利啊,谢谢关注!
  • 巴图鲁:很好
    戴文子:@巴图鲁 谢谢

本文标题:就算不知道什么是「超个人心理学」,也能读读这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nx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