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wk07 西方文学简史十五讲

2018wk07 西方文学简史十五讲

作者: 5467lq | 来源:发表于2018-02-22 17:33 被阅读0次

    这本书算是通识读栖,所以通俗易懂,能引发跨学科学习的兴趣。

    本书的主线是:古希腊神话艺术--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骑士史诗---文艺复兴(莎士比亚是高峰标记)--新古典主义(莫里哀喜剧是高峰)---浪漫运动---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精神支柱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

小结:两大源头与六大思潮

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

    六大思潮: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2)18世纪新古典主义; 3 )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启蒙主义; 4) 19世纪浪漫主义; 5) 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 6) 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 7) 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西方的文学有大的转折,这里引出一个中西方的比较,文中用了这样的比喻:“....西方的文学像一条澎湃激荡的河流,而中国的文化像一坐肃穆沉静的大山----中国的文学虽然也在变,但从宏观上讲,还是比较稳定,厚生,而西方文学却时有惊涛骇浪,每一朵浪花都闪耀着不同的虹彩。”

    欧洲的文学之源是由希腊文明和基督文明两个相互对立而又互补的源头构成的。

    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派一脉相承----人的心灵自由问题。代表19世纪现实主义最高峰是俄罗斯 列夫 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

    前段时间读《罪与罚》,突然觉得自己所读到的一些俄国文学作品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却又说不出来,这本书里有一段特别归纳了俄国文学作品特点,即强烈的自我反省与忏悔意识。与西欧作品主要是批判社会不同,俄罗斯的作家主要是在东正教的影响下,本身具有一种忏悔的传统,结合当时逼人的社会问题,就形成了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看到这里,好象一下子也就明白了《罪与罚》这篇小说的意义。

    在提到托尔斯泰时,书里详细解释了为什么俄罗斯知识分子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罪恶感,除了来自东正教的传承,还有18世纪时传入俄国的西欧启蒙思想,即“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对比中国文人,缺少社会批判之责,一方面与心态有关,另一方面是我们有太多的精神安慰之法,所以在未尽责时,也不会认为自己有“罪”。

相关文章

  • 2018wk07 西方文学简史十五讲

    这本书算是通识读栖,所以通俗易懂,能引发跨学科学习的兴趣。 本书的主线是:古希腊神话艺术--中世纪基督教文...

  • 《西方文学十五讲》笔记1——3讲

    第一讲 西方文学发展历程 (两大源头、六大思潮) 1.两大源头: ①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 ②中世纪的...

  • 《西方文学十五讲》第7–15讲

    第七讲 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文学 1.太阳王路易十四和新古典主义 2.带着锁链跳舞的艺术 3.高乃依和《熙徳》 4....

  • 《西方文学简史》书评

    《西方文学简史》书评 文聃元老师的这本书写得非常通俗易懂,让我捧起来就放不下了! 这本书从西方文学史的经典名著出发...

  • 《西方文学十五讲》笔记3--6讲

    第四讲 但丁和《神曲》 1.但丁及《神曲》是两条文化河流相激相荡而产生的壮丽图景。 2.但丁生活中的两个重要事件 ...

  •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片段

    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于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1) 当我们华夏民族已经进入了传说中的尧舜...

  • 拿出你的行动力

    晚上听完学长的书评课,QQ上就收到学院征集的书评比赛信息,发布了十五本书籍都是今晚和学长讲的现当代文学和西方文学,...

  • “写在《西方文学十五讲》前面”——徐葆耕

    这种通病和痼疾的病源在于,以为文科教学仅传授某种固定不变的知识和观点,而不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素质为...

  •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片段1

    龚自珍云:“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复中宵。”我从懂事的时候起,老师和媒体就教导我怎么做人和怎么做事。我从中学习人...

  •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片段2

    人总是忍受不了太多的真实。人喜欢在自欺的玫瑰色氛围中生活。于是,在我们的周围就有了太多的怯懦者和两面派。他们在媒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wk07 西方文学简史十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qp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