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故事
陌生人与朋友,或许只有12厘米的距离!

陌生人与朋友,或许只有12厘米的距离!

作者: 深之峻 | 来源:发表于2017-07-06 02:26 被阅读161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1/

城市中各种丰富的资源,吸引着各色为了追逐自己梦想而出现的人。可以生硬的把一些从小没有在一起成长过的,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人聚居在同一个楼宇里面。正是城市的这一特性,用他的这一功能将不同阶层的人通过房产将其区分。所以房子是人流动与否的分界线,是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有力证明!

也曾有人说过,要是在城市不会勤于结交朋友的话可能会越来越孤独,就算是一般发展之人也会有生出貌似“独孤求败”之感。这是缘于对朋友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惜。会唏嘘那些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过的朋友们因发展的际遇不同而离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其实是很残酷的,特别是那些重感情的人更会对自己所处的城市爱恨交加,因为它曾见证自己的喜悦和忧伤!

我们楼下的邻居,之前也不是太熟。入住两年了都只能算是见面打个招呼不会觉得便扭的那种。碍于没事不好唐突拜访的心态,再者各自忙于工作等不少客观因素,这咫尺之间的邻居反而很生份。可我们之间隔着的仅仅是那十二厘米的水泥板层而已吗?这不及一个大手掌的距离,在彼此的意识里面却犹如有着十万八千里!

/2/

有趣的是我的工作是做网络客服,在工作中会对虚拟网络中的各色人物热情接待,会非常专业的推销自己。也许那是属于工作的性质,客户是衣食父母,关乎自己切身利益。但是回家后对自己的楼上楼下的邻居可能会形同陌路,难道是自己的生活太过于扁平化了?大多数人回家就想休息、不想太累、人际关系越简单越好?后来,邻居家的姑娘与我家的小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在一起玩开了,孩子之间熟悉了就会有相邀到彼此的家里面玩的举动,他们俩口子就会经常上来找人,这一来二去的大人之间就顺道走近了些,与我们一样都是在公司上班的小白领。彼此算是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信息。

从这里看到,是因为孩子的接触才推动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让人与人之间有了本应该有的温度。当年周恩来对美国也是借用乒乓球的曲线才展开的迂回外交,开启了中美两国的破冰之旅,这邻里关系竟也颇有异曲同工之意。这次之后,我开始反思,我们是否把自己封闭的太过了?已经有点草木皆兵的意思在里面了!

在没有任何的利益交集的人之间,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是善意的。没有利益的前提下反而是人性所体现出来的最真实的一面。作为同类,相信是常怀友善、感恩之心的。只是有些负面事情层出不穷,以至于人们内在的防范心理太过于敏感。甚至会对那些过于热情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臆想出,认为其具有某种利益的推论。这一现象对拥有较高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是值得很多人深思的。

/3/

过度的防范心理主要体现在某些公共场所,譬如在常见的公共交通工具上面。大家挂于脸上的通常会有冷漠、麻木、以及警惕、且疲惫的表情。究其原因,这一表象并非是对他人的敌意,而是自身生活的压力及通过大脑所获信息得来的自我保护的一种防御机制。貌似有“我不想理你,但你也不要来烦我”的感觉一样!对于那些生活在过度接受安全教育的人来说会处于“随时小心坏人”的荒缪中。这也是不少人戾气太重的原因所在,其所看到的、所听到的、足够支撑其不同于常人的行径。(所以在寻求相关帮助的时候,就我个人而言一般都是询问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专业且可以避免彼此的误会和尴尬。)

在貌似文明、开放的氛围下,现实中的种种无疑会让大多数的人,会在心理面构筑了一道道无形的防御墙,而墙的高矮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面对交往之人的信任度。又如在一些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面,给予弱势群体让座的事情,越是发达城市越是普及。很多人已经当成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一了,这是人类文明和公德的基本体现之一。也是出于人们对环境的判断,评估了自己的潜在风险之后所出的举动。是选择性的对弱者提供帮助。不然,为何会有对摔倒的人视而不见?

/4/

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呢?“让座”的这一举动所构成的这种“文明”是因为“成本”低吗?确实有一定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还是:面对弱者,人类本身具有的“友爱、同情、怜悯”是会很容易激发出来的。因为在某些弱者面前自已利益受损害的风险会降得最低,而那些需要帮助的恰恰都是老、弱、病、残之人。再者,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人们在履行一个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礼仪时,大都是没有多大风险的。其所见即所得,对“让座”被欺骗和被讹诈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在陌生的环境里面,让座是最容易、出现频率最高的事情。

而面对的那些摔倒的人他们来说,他们是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偶然性的,其摔伤的某些程度还会给人以不安和恐惧的。甚至需要专业的帮扶和救助!普通的人对于那些情况严重者还真的难以胜任,可以做的可能是监守并报警。等到专业人士的到来,再者,加上不少负面的影响,所以这也就是屡有不敢出手相救的原因。

而前文所讲的邻居并他并不是弱者,相反他有可能是个强者。在未知对方根底的情况下,自身做出的“漠视”反应,对从未有过交往的人来讲不难理解。所谓在彼此没有涉及利益的情况下都属于路人甲、乙,人性既是如此!但是我相信,当邻居有求救等哭喊声的出现时定会有出面探视,帮助!这还是源于人性善良和正义的天性!

相关文章

  • 陌生人与朋友,或许只有12厘米的距离!

    /1/ 城市中各种丰富的资源,吸引着各色为了追逐自己梦想而出现的人。可以生硬的把一些从小没有在一起成长过的,没有任...

  • 端银朋友圈特训营+1班,大潼小佟+第二次作业+形象落地

    如何营销自己?如何朋友圈营销自己?如何拉近与屏幕那端陌生人的距离?着实让自己好好的思考一下。听说,陌生人社交看朋友...

  • 距离

    距离让我们更加渴望靠近 你与目的地的距离有多远 你与陌生人的距离有多远 你与家人的距离有多远 你与梦想的...

  • 距离就是尊重 2018-05-08

    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 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 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 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 陌生人之间,距离是...

  • 疯子与天才的距离,或许只有一线之隔

    【20190219】《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心理学/推荐星级 四颗星 )10/10000 上周六去首都图书馆...

  • 生活中,有多少感情都败给了距离?

    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 ...

  • 尊重来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 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

  • 距离就是尊重

    距离就是尊重 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 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

  • 距离

    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 ...

  • 朋友与距离

    朋友,需用心去经营,需有一定的艺术性。不是在说教,而是有切身的体会。对一个朋友,且不论男女朋友,不能太过于重视,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陌生人与朋友,或许只有12厘米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bc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