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看《奇葩大会》,蜜芽CEO刘楠到现场给大家分享了她创业的故事及其前后的心路历程,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她说“我希望生活在一个自己想生活的世界里,但是可能等不及别人来创造这个世界,所以我就自己去创造这个世界”,主持人马东高晓松表示深以为然。
我去年10月份无意间发现简书这个平台,然后随即注册了个人账号。截至目前为止写了一些文章,有诗歌,有影评,有书评,有短篇故事,还有一部长篇小说正在连载。我更新的频率不算高,但发出的每篇文章从标题到标点都让自己很满意,我会一如既往写下去。
我为什么要写作?
因为文字那么美,故事那么美,而我如此向往。
人常说“近乡情怯”,我在描写他人的故事时往往可做到轻松自在,但当我确定这篇文章是关于我之于写作的自我审视时,却迟迟无法下笔。
我与写作的缘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我很喜欢下雨天,这个爱好从小时候记事儿开始就有,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我孩童时期关于下雨天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吃过晚饭洗漱完毕坐进被窝里看书,嘀嘀嗒嗒的雨水声透过窗户传进屋内,要多惬意有多惬意。我那时候不知道“文艺”和“浪漫”的具体含义,只觉得这样一幅画面静谧美好,我不胜欢喜。我还特意为此情此景起了个名字-听雨。家人听完哈哈大笑,只觉得是小孩子的故作深沉,但却也形成了不言自明的默契,因为以后但凡我提到“听雨”二字,家人便知道这听雨必须有书香的陪伴才行。
念了小学之后我的作文常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我坐在座位上听着老师朗读我的文章,比得到小红花还开心。
写作的魅力有多大呢?那时的我说不出,我只知道自己喜欢写,喜欢将所有美好的事写成书。夏天的微风呀,半空的风筝呀,路边的小花小草呀,都能让我心情愉悦忍不住写上一段。散文,诗歌,管他什么文体,只要有灵感了就写,不成篇也不要紧,写给自己赏心悦目便足够。
大学时念了外语系,文字的梦想却没丢。虽然鲜有机会像小时候那样再有人拿着我的作文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大声朗读,但梦想也随着我一起悄悄长大了。我知道它默默藏在我身体里,等待着有一天破茧成蝶。
写作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月亮和六便士》的文章,里面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抛家弃子只身一人跑去巴黎学画画,面对所有人的不解与痛骂,他只说了一句“我就得画画,这事根本由不得我”。
我就得写,这事也由不得我。
“你太浪漫了,有点不切实际”这是我常常听到的一句话。
有多浪漫呢?
听到雨声会开心,看到朝阳会微笑,会在大雪里漫步,会一个人跑去看日出,会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会站在路灯下看灯光映着细雨而感动,会哭会落泪会唱歌会看一场烟火。
生命太美遇见太美所有的一切都太美,所以我把这么美的一切写进故事里。
所以我写时光,写青春,写少年,写校园里的自行车,写那些年的白衬衫,写诗歌,写怀念,写流年,写花开,写浪漫,写美丽的故事,做美丽的梦。
是啊,我太浪漫了,浪漫的有点不切实际,可我不打算改。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地方是乌托邦,那么于我,一定是文字的世界。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片净土,文字便是我的诗和远方。
我这人从小特倔。我妈说人家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非把那南墙撞穿了不可。我从小到大独自做了很多决定并且坚持了下来,比如念哪所学校,比如读什么专业,再比如只身一人来上海,希望我的写作梦也能坚持下来。
文字的世界太美好,爱写作的人都是固执又浪漫的孩子。正如简书上那么多美好的文章一样,每篇文章的背后都有一个美好固执又浪漫的灵魂。
祝福吧。
愿我们坚持。
愿我们得偿所愿。
愿我们一如既往固执又浪漫。
在这大大的世界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