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争辩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争辩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 橙子妈成长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2-03 08:24 被阅读0次

大橙子不小心摔倒了,磕到头了,嗷嗷哭。看样子碰的比较厉害。爷爷见到后,第一反应就是先去打地或者桌子,已经说过好几次了,听不进去。

我说书上是这么教育的,你只需要告诉他事实,他是因为不小心摔倒的,疼了就让他哭,让他学会发泄自己的情绪。等他哭完冷静下来以后,再去安慰他,告诉他下次怎么做。

爷爷:“他现在还小,根本不知道‘打’是什么意思”。

我:一方面觉得他小,什么都不知道;另一方面,吃饭、穿衣、劝说他不要干什么的时候,怎么不说他什么都不知道,你们这样不很割裂吗,前后不矛盾吗?

爷爷:那他长大以后随着环境的变化,还不是要改变。修习佛学的人,书上都教育每个和尚要心存善念,但是事实上呢,一个个为利益争破了头,就连寺庙都可以上市了。所以只靠书本上来养娃根本就没有意义,而且书本上哪有什么现实的参考例子。

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辩驳

爷爷接着输出:你看历史上的朱元璋靠着要饭,就成了皇帝,张作霖,典型的东北混子,却成了东北三省之王。

我:朱元璋要饭是不假,张作霖的作风有问题也是真的。但是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古到今,有多少人存在,少说也有几百亿了吧?就出了一个朱元璋,就出了一个张作霖。不能以个例去衡量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定性。我们99.99%的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们要用普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而不是任由他发展。没有好好教育的人,几乎都成不了才,但是好好教育的孩子,哪怕成不了才,也至少可以过的自在一些。

爷爷:历史上哪个皇帝不刀人,地位在那的时候,权力一大,自然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现在教他要仁慈,没有攻击性,以后长大了,进入社会还是要变化的。而且温和的小孩你怎么教他要学会反击,他都学不会。同样,暴躁的小孩,你怎么教他,他也学不会平静的处理事情。所以,孩子的性格是从出生就决定的,现在教他“打”不过是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长大以后自己就会变过来的。

我:承认小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后天环境对于他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也是影响他性格形成的一部分。小孩子出生就是一张白纸,后天教导很重要。俗话说,三岁看老,这个年纪正是学习的时候,不好好教育,以后必然会走很多弯路。

后来其他成员来打场,结束了争辩。

真是后悔长了一张嘴,根本无法辩驳清楚,多读书,思维逻辑清晰一点太重要了,至少说话能有条理。真想参加辩论赛,练练嘴皮子。科学育儿,家庭意见不统一,真是难以执行下去。

相关文章

  • 争辩

    场景一:饭店外的停车场。 小明:我在饭店吃饭,不是不收费。 大妈:饭店只到2点半。这里有摄像头,我是为电影院收费的...

  • 争辩

    有好多种关于争辩的场景,菜场隔壁摊位的大爷大妈,伦理电视节目里柴米油盐的当事人,经济频道里面红耳赤的专家,宝岛各执...

  • 争辩

    争辩中的人 都是自诩正义的登山者 一心要摘下高岭之上的罪恶之花 摘得的人,回到谷底 落崖的尸体一地 每一具 竟都是自己

  • 争辩

    千万注意,不要同小人或疯子、傻子计较和争辩,否则就搞不清谁是小人或谁是疯子、傻子了。

  • 争辩

    随着年龄增长,棱角也在慢慢磨平,这一点不容否认。 “源”与“苑”的问题,“园”与“源”的问题。两个民宿的名...

  • 争辩

    (文:胡郎 一蚂蚱遇见狗高兴地又叫又跳。蚂蚱对...

  • 争辩

    无论如何争辩,总有一方会输。与有理的人争辩尚可;而无理狡辩之人,视之就觉面目可憎,遑论与之辩论。 人活一世,草木一...

  • 争辩

    午饭 妈吃茴香馅饺子 爸吃米饭就鱼 顺带着吃了几只饺子 我吃豆腐皮蘸酱 冰箱里翻的 煮吧切切就是美味 弟弟跑风去了...

  • 争辩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美国人的文章,作者是个文化名人,马克汉林。教学中发现这篇文章怎么...

  • 争辩

    战场上风起云涌 像掀起了一场飓风 灵魂或者说心底的野兽 就要释放出来 咬穿那人性的囚笼 人与人不死不休 如刀剑碰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争辩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fx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