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广难封”为什么

“李广难封”为什么

作者: 帝王将相门下 | 来源:发表于2023-04-13 07:31 被阅读0次

大汉李广,一辈子戎马倥偬,守卫边疆,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传奇、很多故事,很多想象空间。

飞将军

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饱含了我们这个国度,对这位“飞将军”捍卫民族独立而战的高声赞扬和高度肯定。

然回到西汉那段历史本身,这位“飞将军”却并不是那么的神气,乃至他本人直到弥留之际,也空有遗憾,甚至是遗恨。

终身投入战争,保家卫国,很多后辈小生,甚至是刚出茅庐的战士,都能封侯,然自己始终却未能加入“封侯”的门列。

如果这样想下去,确乎同情。

不过细想,他没被封侯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有过杀降事件。杀降不降,这是有污点的。

先天有劣迹,无论怎么弥补和努力,始终不能抹去这笔“债务”。

后来,汉景帝时期,虽说他正值盛年,但国力贫弱,外交国策核心是以防御为主,没有战功显赫的业绩支撑。

到了武帝时期,李广已几近年迈,且在攻打匈奴的过程中,没有一次在正面交锋中破获匈奴主力,仅有一次的机会,李广带领的军队还迷了路。

即军事意义上说,没有值得让皇帝看上眼的“军功”。

昔日高祖有言,未有大功者,不得为侯。

说他厉害,他最终没进“侯”的级别;说他不厉害,匈奴听到他的名字,闻风丧胆,像“神”一般的存在。

这也是最有争议的地方,也是李广本人郁郁不得志的地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不得其解的地方。

说到底,人事天命各有因素。

至于纠结于细节,莫过于带兵生涯的习惯和作风。

李广带兵之道,很有特点,但无气象,尤其彰显皇家气象的格局少点。

为此,朝中各路大臣,也对他颇有意见,没少招“小人”谗言,本来皇帝本人对他就有点看法,说“李广数奇”(点儿背、运气不好),这倒好正中下怀。

不待见有不待见的理由,“政治正确”在李广眼里,可能有另一番解读。

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广虽有才名,但感性色彩浓一点,属于路子比较野的那种江湖帮派风格,讲感情、重仁义,而非有组织、讲纪律,类似程不识将军带兵的那种级别分明、气象森然的军营式的管理风格。

再有,李广不是汉武帝的嫡系,他原先效命于景帝时期的梁王麾下,后被收编。也就是说政治站位多少存在点“信不过”的味道。

后世司马迁用了一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总结李广生前身后,给了正面的肯定意见。也鉴于李家的忠勇和卫国精神,司马迁不惜犯险为其后代李陵辩护,自身也惨遭“政治正确”的戕害。

李广的存在,终生虽未封侯,但他在大汉的贡献值及对后世影响力,都持有有正面意义。还是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是最好的定语。

相关文章

  • 飞将军李广为什么不能封侯?

    飞将军李广为什么不能封侯?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为什么将才出众,威震匈奴的飞将军李广一直不能封侯,最后还...

  • 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李广的“难封”似乎是运气不好。但实际上还是因为他的背景不够。 如果他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国戚身份,肯定不会因为他的...

  • 滕王阁序

    “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中描写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来到南昌游玩,站在滕王阁...

  • 古人算军功的方式

    古人算军功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砍头,算人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里面的李广为什么难封,主要就是李广这人打仗不喜欢用计...

  • 李广难封 稿件草稿

    李广难封这个成语出自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据《史记...

  • 为何李广难封?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面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然而,李广难封的原因恐怕不只是时运不济...

  • 李广为什么难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为什么难封候?因为功绩不够。 李广的功劳主要是平定七国之乱。 可是平定七国之乱后,作为臣...

  • 揭穿飞将军李广难封的谎言。

    中国古代凡是武将都有一个封候拜将,保疆守土的理想,我们常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可是关于李广难封其实这是一个谎言,然...

  • 李广难封

    元狩四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作战,这个在历史上称之为“漠北之战”这场战争汉武帝是举全国之力,他派了两个...

  • 李广难封

    梅罗之后再无双骄 ?也许以后会有更好的 可他们的存在 有我青春的样子。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与谁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广难封”为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la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