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中一定有讨厌的人。
有没有可能我们讨厌的并非是这个人呢?
《中观四百论》中说:“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
意思是,释迦牟尼佛观察所化众生的烦恼,将烦恼视为怨敌,而不会将被烦恼所系缚的众生视为敌人。
也就是法从不视众生为敌,而是视八万四千种烦恼为“敌”。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悟出一个非常牛的法门。
就是当我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觉察自己,并告诉自己:我讨厌的不是这个人本身,我讨厌的是人的五毒。
不是这个人带给我了烦恼,是人的五毒带给我的烦恼,所以,我不要嗔恨这个人,反而是更能坚定自我修行的决心,人不离五毒,永远有烦恼。
并且要怜悯被五毒掌控的这个人,他多么无明啊!
这个法门,让我们非常快的出离,对这个人的分别和攻击。
《破执偈》
嗔怒原非对境生,
当观五毒缚群灵。
释尊教观烦恼本,
怜悯痴绳缚众生。
嗔火自消修道力,
悲心转作智慧灯。
他年悟彻无明尽,
方信众生本是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