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节,似乎连天气都变得忧伤起来。
清明节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清明节,传统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时的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但是如果你还将对清明节的印象停留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和以上的介绍上,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清明节在古代是个令人愉快的日子。首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和清明节有关的两个节日:上巳节和寒食节。在古代,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三日,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节日,据说在当天,汉武帝都在上巳节时求过子。上巳节的主要活动就是招魂辟邪和祓禊,传说柳条自带辟邪功能,于是在古人们在上巳节这一天都会将柳条插在身上辟邪。
而祓禊却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活动了,古人会进行大型露天混浴,借此洗掉身上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而寒食节与上巳节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般在冬至后105天。它的起源主要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那段时间不能玩火,只能吃冷饭;另一个则是源于周代的禁火制。
古代的节日也需要更新换代,寒食节需要扫墓吃冷饭,远不如令人愉快的清明节受欢迎,于是在宋代,清明节完成最后的逆袭,成为百姓最喜欢的节日。到了明清时期,上巳节和寒食节基本消失,于是清明节就继承了它们的习俗,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清明节啦。
其实,杜牧的《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也不是去借酒消愁的,而是刚过了寒食节,他是去点菜的。说了这么多关于清明节的知识,你有没有觉得涨知识了呢?原来我们都误会了清明节。最后祝大家享受的清明节的假期吧!
撰稿|王慧盈,图片|来源于网络,推送|张净铭,责任编辑|陈晓璇 蔡慧杰,来源|校团委新媒体中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