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德国哲学家 雅思贝尔斯

周末的时候,石景山首创郎园Park良阅书房总是“人气”最高的,放寒假的孩子,异地办公的上班族,偷闲的闺蜜,精神奕奕的老人,或是专注地翻看书籍,或是低声谈论工作,或是笑意满满地品读故事,或是一起参与好玩的文化活动,互不相识的人们在此时都有了交集,在良阅空间组成了一幅美好的世相图,是生活美学的。
一位家住远洋山水社区的妈妈在参加完阅读沙龙后,很欣喜地说:
“你们能来实在是太好了!以前我儿子还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周末常常倒几个小时的公交去图书馆看书,多远、多迟都去,那会儿还常想,石景山要是有个图书馆该多好。没想到现在真的有了,还有这么多非常好的活动,真的感觉到非常幸福!”
能从小伙伴们口中听到如此“幸福”的评价,对一个运营者来说,真是莫大的欣慰。开园半年以来,郎园Park举办了60余场公共文化活动,在郎园大师课、讲解音乐会、郎园现场等内容板块的基础之上,我们开启了【公民美育计划】,为石景山带来了更多关于“美”的文化艺术活动、生活美学体验,成为石景山一大文化地标。

/ 公民美育计划 /
“美育”一词在中国的首次提出,源于1906年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一文。蔡元培继王国维之后,把美育提出来,与德、智、体并为四育,不仅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了美育地位,而且付诸实践,让美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北京文艺的代表之一,郎园Park除了坚守“无边界”的运营理念外,在公共文化活动的理念打造方面,一直把美育作为重要的艺术实践方式之一,我们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下沉”到大众之中,通过文化和商业相结合,在潜移默化里,培养大众的审美情趣以及创造能力。
花艺
有人说,鲜花是生活对诗意的向往。于是,我们将诗意和浪漫带到了良阅书房。


在花艺沙龙上共同修剪编织着美好的事物,感受一花一草在手中伸着懒腰,慢慢蜕变成浪漫的主题……你我相视一笑,上一刻还是熟悉的家人和密友,这一刻都是用心去制造美好的同路人。看到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在花艺沙龙中寻觅到自然的乐趣,这一刻,我们是满足的。
绘画
知乎上有个问题:绘画的意义是什么呢?
一个回答说:只是喜欢自己拿起画笔的那一瞬间,有点像准备看一场烟火的心情。


我们希望更多喜欢绘画的人,在油彩和纸张的接触中,以笔为马,碰撞出更多创造的火花。
手作
世上最神奇的是人的双手,可以做出可口的饭菜,可以给人温暖的慰藉,亦能如造物主般,创造出众多美好的奇迹。




智能化时代, “工匠精神”依然存在,或是一把国风团扇,或是一串青花珠串,或是一管呵护双手的冬季手霜,或是一个祈福明天的瑞兽面具……我们希望在这个充满了“智慧化”“数字化”的年代里,通过双手间的传递,让你的精神世界仍然保持一个质朴的角落。
音乐
音乐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它让我们得以感受自然,感受人生,感受世界。


在冬季音乐鉴赏会、筝乐沙龙中,我们让高雅的音乐艺术走到面前,解读大师名作,亲手触碰“高山流水”。耄耋老人被贝多芬的故事所陶醉,在活动结束后对我们频频致谢;孩子们戴上义甲,跟着老师弹出一个个动听的音符……目睹这些,我们颇有种“啊,原来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去懂”的感动。
电影
有句对电影的褒奖是这么说的: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


爱情、悬疑、恐怖、文艺……那么多的悲欢离合、风花雪月被浓缩成了荧幕上的几百分钟,而在台下的观众,无论是何种年龄、何种身份,他们在同样的空间中去体会荧幕上角色的喜怒哀乐。此时此刻,来到栖社生活美学馆的电影爱好者们,更像是陌生的老友,一起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慰叹。
很高兴我们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有温度的交流空间,也谢谢你们,能抛开所有繁杂前来赴约。
▼▼▼▼
蔡元培先生对“美育”的终极期望是: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
道阻且长,但时光漫漫,只要有艺术与文化栖息的地方,就有温暖和希望。现在,我们将诗意的种子种在郎园,希望感动带来感动,温暖滋生温暖。

新年已经在路上,新的时光里,郎园Park将迎来更多和艺术有关的小伙伴:花道、茶艺、绘画、手作……在这个繁华和物质相融的时代里,希望这些美好而多元的文化能为你我制造出更宽广的心灵栖息之地,我们要努力向上,也要诗意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