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0秒,就够了。
30秒看似不长,却足以让你说出自己心里的话,足以吸引并且维持听众的兴趣和注意,足以说服听众或者令对方信服,足以令你说清自己想要表达的任何观点,而且言简意赅。
交流时,尽量控制时间。咱们要经常提醒自己,“你并没有更长的时间”。
按照书里的说法,“人类保持专注的时间只有30秒”,看下广告就知道了,很多条广告其实都很短。不短不行啊,像电视台这样的公共资源,都是按照秒为单位收费的。
2
表达之前,先确定要达成的目标
如果没有想清楚目标,如果没有围绕目标,那么在讲话时,就很可能浪费很多时间。只有精准地确定目标,你才能向着“说清关键点”迈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只有你的目标清晰明了,才可以着手准备自己的信息,所有你想要表达的言语,都要向目标进行倾斜。
假如你的想法和言语无法介绍、强调并且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就要回过头去,重新开始。不要觉得这段材料多精彩,自己投入了多少时间,如果无助于目标的达成,那么就是南辕北辙。不往相反的方向努力,也是一种进步。
目标应该只有一个,这样才能聚焦。想一下,一共才30秒,如果目标多,就更加稀释对方的注意力啦。
3
找到能够办成事的人
确定目标以后,知道向谁表达最有效,找到能够办成事的人,对他表达。
选择正确的交流对象,即那些能够满足你需求的人,能够实现你目标的人。否则,就可能对牛弹琴,白费时间。
有时候,你必须跟错误的人交谈后才能联系到正确的人。那就先和错误的人交谈,也是向前进了一步。 确定正确的谈话人选以后,再去尽量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交谈对象。了解对方的信息当然越多越好,不过最重要的是,了解对方的需求是什么。
考虑对方的需求,把自己当做对方。
为了让自己具有说服力、获得擢升,你必须满足高管的而不是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你问自己:“高管希望从我身上得到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站到对方的立场上,猜测其心理活动,你就此“成为”那名高管。
4
一开口,就让你的听众“上钩”
一开口,就放出让你的听众“上钩”的钩子。所谓“钩子”,就是专门为了吸引听众注意力,而使用的语句或者物体。比如文章里,标题和第一句就是钩子。
如果说完整的交流只有30秒的话,那么观众/听众是停下来听一听/看一看,就只给3秒的时间。3秒内如果不放出钩子,对方就已经走了。
钩子的目的就在于吸引听众的注意,而人在听到问题时,自然而然地就会予以注意。下列哪个钩子能够吸引到你的注意呢?所有优秀的经理,都具备同一种关键能力。所有优秀的经理,都具备哪一种关键能力呢?
一般来说,第二句的疑问句,更能引起对方的注意。
5
结尾要提出你的请求
在每一段30秒信息的结尾处,你都应该提出自己的需求。
没有具体请求的信息,不啻于被浪费的机遇。不提出具体的需求,你极有可能一无所获。总而言之,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实用主义信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行动收尾”要求听众一方做出具体的行动,而且该行动不应语焉不详,一定要具体。要求某人在一段具体的时间内从事一项具体的任务,你将更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没有索取,就没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