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我们不是异乡人
过年,我们不富裕也不贫困
过年,我们似乎可以休息,但也无长假,
耳濡目染的灯红酒绿,减肥的计划表刚写完,却不得不放下笔。
嘈嘈切切的觥筹交错,新年计划的慷慨陈词被祝酒辞沉寂、淹没。
过年过什么?亲戚之间假惺惺一片,就可以永远相安无事?公路发达,小康生活,隔三差五来改善一次的生活,过年我们过啥?亲戚随时相见,即使在异处,也几乎可以随叫随到,随时出发。吃穿不愁, 脱贫攻坚战,已经顺利完成,日子好坏,总不至于盼着过年才舍得。
所以过年是给外地人过的?如果因为外地就断了联系,长了念想,那也本不是一家人。或者并不是那么缺乏对方的陪伴,不是那么需要的。
过年算是过糊涂了,不需要那么多营养,却要挺着腰围胡吃海喝。没那么大需求,却要厅堂满市,熙熙攘攘。
我们过的是习俗,习俗不能轻易撼动,轻易改变,年味淡了,生活好了,却也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代人比一代人更加淡化过年的意义。因为人与好的时代同步。受苦受穷的日子,把好吃的攒到过年,现在的人哪里会?小时候过年才穿新衣,现在商店的衣服四季畅销,琳琅满目,习俗在变,人也不同。
过年,不是人云亦云,好的习俗固然需要传承,比如团聚,团圆饭,虽然穷苦日子过去了,但是意义还在。团圆,开心,家人。
但是有多少人都是在盲从的过年,高速上冲锋的司机,有多少因为归心似箭,事故迭发,元旦的誓词还在耳畔,过年于民族是特色,于家庭是团聚,于个人的成长和进度条,除了传统农历正式立春,我们要不要寻一份其他的意义,认识一座城,背一本新的词书,来一次深刻的交谈?
放假的意义在哪,每个人局面不同,各有各的定义。希望能做醉烟迷人眼中清醒的一个,不忘使命,在新的一年有更好的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