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半年前,微信视频号里有个极标致的男生很“火”。“火”到什么程度呢?“火”到他在教室讲台上一扭屁股,台下的女生就鼓掌拍桌子尖叫,“火”到围观的群众动则几万——私心揣测,女生居多,毕竟对标致的男生会动心的男士,为数不会太多,也不应太多。昨天,偶然刷视频,不幸再见此男生——这次换了布景,满是青草香花的路上,他扭腰摆臀,还唱不知啥东西,然后弹幕上有一条评论——我相信是发自内心的评论:“清纯澄澈的男生!!!”。本来我每次见到他的视频,都立刻跳过,今天被“清纯澄澈”四个字刺激到,加了三个字:“娘娘腔”——洋文所谓之 “Sissy” 。
在这个表演型、功利型的社会,速食、碎片、做作的文化现象真的很多。有10块钱唱歌的小蓉儿——唱的很专业,我也爱听,通常所得都是100块,收钱前照例要说:“我得找给您”,我看了很多次,居然都没找;有漂亮的美女教师——当然身份无从求证,上课前例行一段劲舞;有身上有纹身的父亲,整天被长得不咋样但智商情商超高的闺女堵得哑口无言,我好奇三点:一、这闺女是真闺女吗?二、这么小的闺女拥有这么高的智商情商,能确保她不是妖怪吗?三、她妈呢?
我很爱听上戏416团的《回马枪》,歌词也特别好,特别有女子的柔情,更有巾帼英雄气概,歌词曰:
梅雪争春未肯降,雪却输梅一段香;
风中英雄叹仿徨,一杆缨枪竖身旁;
阁楼红颜静思量,相视一笑梦一场;
为你深情点成将,金戈铁马上战场;
我愿为你一生守边疆,我学会那本领回马枪,赶走虎豹豺狼,让你不会再受伤;
我会站在最高的山岗,我英姿飒爽回马枪,哪怕余生尽失又何妨。
歌词最美有一句,那就是,“我愿为你一生守边疆,我学会那本领回马枪,赶走虎豹豺狼,让你不会再受伤。”——为谁守边疆?让谁不再受伤?我估计她保护的是男人,千万别让他受伤。
我不知道《回马枪》写的是谁,但心里面极肯定是指穆桂英,因为她不仅善于飞刀,还精于枪术。穆桂英也还罢了,因为杨门男儿皆豪杰,全都为国捐躯了,只好剩了些孤儿寡母为国出征,演绎《杨门女将》的故事,但大宋朝的其他男人呢?
日本侵占东三省的时候,上海的画报经常刊登身穿看护服的戎装女子。鲁迅说,练了多年的军人,一声鼓响,突然都变了无抵抗主义者。于是远路的文人学士,便大谈什么“乞丐杀敌”,“屠夫成仁”,“奇女子救国”一流的传奇式古典,想一声锣响,出于意料之外的人物来“为国增光”。其实,传闻中的花木兰也好,樊梨花也好,红线女也好,吕四娘也好,还有现实的刘和珍君,江姐、刘胡兰、投江的八女等,古今多少女性从容镇定于危急临难之际,我只希望男的能站在前面,不要躲在她的背后。
雄兵解甲而密斯托枪,中国曾经演过的一出恶心戏。
——有感于“极清纯澄澈”的“男”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