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名叫惠琴,她是婆婆唯一的女儿,人就像她的名字一样能干、聪慧。
婆婆很年轻的时候就和老公离婚了,那是一个女人深情付出又被辜负的悲伤故事。那时老公和惠琴一个八岁,一个五岁,婆婆辛苦地把孩子扶养长大。
听婆婆说,惠琴从小就能干,初中毕业大概17岁就学着做生意,给别人做售货员,一做就是3年。
惠琴挺能干,做了几年学徒,有了资本,后来认识现在的老公,谈了一段时间就结婚了。
他老公是温州人,三个姐妹,只他一个男孩,很宝贝。温州是排外的,特别是她那时候。一个女人要在婆家立足并不容易。
听惠琴讲,刚开始嫁过去时,家里经济大权都在大姑子手里,美其名曰帮助家里赚钱,以后全给弟弟的。那时候,她买点东西都要去姑子那里报备,处处看人脸色,老公又是大男子主义,听不得说他家人不好,而且生意上的事嫌烦,不会做,所以,那几年过的很憋屈。
姑子出嫁,她才一步步地把经济大权握在自己手里。后来办保暖内衣加工厂、饰品厂,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赚到了钱,车子买了,房子造了四层的垂直房,又买了几个套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平淡的日子总会有曲折。老公听信朋友的话,投资做土方工程,声称能赚大钱,什么路都打通了,于是把钱投进去。毫无意外地上当受骗,陪进去400多万。房子能卖的都卖了,用来还债,只留下一个商贸城的店面做饰品。那些年,日子过得很苦,每年光付银行的利息都要60多万,因为她是做外贸的,大部分客户都是老外,那两年又遇到国外疫情管控,对生意影响很大。老公好像被债务吓到了,没一点斗志,整天浑浑噩噩,所有的事情都在惠琴这里处理。采购、定样、联系客户、出货,都要她来过问,甚至要承受老公不能及时送货时客户的刁难,为了省钱,每天晚上都要包装到1点多,白天再去店里,这样的日子就过了几年。
她有时候和我吐槽,压力很大,疫情下货出不去,钱拿不到,每月银行都有催款电话,老公送货要看心情,帮不上她一点忙,每天就是煎熬。
很理解她,有时候和老公讲,别的忙帮不上,多叫她回来吃饭,亲人在一起多开导开导,放松心态。
虽然都在一个城市,但见面并不多,因为她太忙,多数是她老公过来家里拿货,问他,说惠琴在店里看店。
这段时间,见面次数稍微多点。再问她情况,外债基本还完了,以前购置的房产也卖完了,又要从头开始了。
喜于她的变化。不管什么事都像没发生过一样,那些曾经的苦难和煎熬烟消云散了。这就是她,一个坚韧、不服输的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