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些的遭遇,那种讲述出来就叫历史;我们小人物些经历过的一些遭遇,把它复述出来,这种就只能叫故事。无论是故事也好,历史也罢,希望后人能从前人走过的路中,得到一些启发。
城投的资产规模,不要看的太重,很多都是为了包装评级,而把一家平台的总资产规模包装的比较大,因为评级机构在给城投做评级时,对平台公司的资产规模是有硬性要求的,当然对地方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台股东的行政级别也会很看重。以前有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陈大雷的六分区刚组建时,直接上来就把编号干到三营,外面不懂的人以为他有一个团的规模,实际上它只有一个三营,一营和二营都是待建中;而且三营里面实际上也只有一个三连,一连和二连也都还是在待建中,名义上一个团的编制,实际只有一个连。
有钱的散户就可以找风险更低,收益也稍微低点点的标债买;钱不是太多的,那种没办法,因为达不够门槛,估计就只有挑区域好点的非标城投买。尽量做到雨露均沾,让更多的人都有资格去喝口汤。
今年的工作报告里面就提了一句“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只要不去干坏事的,就是行业都没了,大概率都没啥大问题,像当年的P凸P,老老实实就干纯中介业务的,或者实控人良心,把平台上待收本金全部兑付完了的,哪怕是只把净本金兜底了的,那部分人绝大多数都全身而退了,当然最良心的,比如当年的纯国资平台、股东背景实力很强的平台、以及部分实控人比较良心的平台,把散户的本息都全部兑付了。您要是跑去干了坏事,比如挪用了资金、玩自融、诈骗之类的,最终又给投资人本金造成了损失的,那种就是重罚。
非标城投这一块的合规风险,最终估计还是“好人有好报”,真出了风险,一般都不太可能因为合规的事,去抓平台的董监高,平台公司为了帮地方上发展去借钱,借的钱拿给地方上用了。对那些人来说,只要没有经济问题,其它的问题就都还好。
但如果是民营老板跑去玩这一套搞融资,那出了风险的,因为那个钱不知道您民营老板到底是拿去做项目用了,那种出了风险,往往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所以人啊,千万不要去干坏事,干了坏事的,付出代价仅是早晚的事。有钱的时候也不要拿去乱用,当您真急需钱时,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至于那些光环,一但戴上去了,那就是负担;尽量把荣誉留给他人,把责任留给自己。
暂时写到这,后面再继续。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