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德与孝道

美德与孝道

作者: 劉厚漢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20:43 被阅读0次
美德与孝道

加5:22~23  弗6:2~3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礼仪之帮,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例如《论语》、《道德经》、《弟子规》《增广贤文》、《三字经》、《教儿经》、《教女经》、《千字文》、《五字鉴》,《孝经》、《幼学琼林》、《诗经》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之瑰宝,集聚了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智慧,影响着世代中国人的行事为人风格,也适用于现代文明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品德修养是为人处事的基石

美德与孝道

圣经中加5:22~23所述:“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当人还在罪中的时候,人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等(罗1:18~23),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以“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精神彻底扫除它们。作为一个基督徒,顺从圣灵所结的果子,将主耶稣活生生的肖像临摹在我们的心版上,把生命交托给耶稣而为主而活。诗33:4~5“因为耶和华的言语正直,凡他所作的,尽都诚实。他喜爱仁义、公平,遍地满了耶和华的慈爱。”

  现在,我们不光是基督徒,还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离不开主耶解话语的滋润,也需要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滋养。我们如何在这两者之中融合呢?

美德与孝道

  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祖辈人经常要求我们应该做到的行事为人准则和品德修养。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差别),尊贤之等,礼所生焉。”意思是,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后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之实节文斯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纪常法则(常道),号“正常”。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仁义礼智信”出自《论语》,是“五常”之道,是用以处理与谐和以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按照“五常”伦理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隔言,通过沟通,才会相互感应和融洽,许以“五常”之道实际是社会成员之间沟通与和谐的重要原则。

  总之,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合理,礼是人际关系中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智是明辨是非,信是无反覆,诚实不欺。正如圣经中所说:“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一切又与现代生活中公民的道德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奋自强、敬业奉献”高度融洽,成为我们不管在教会还是社会中都必需遵守的行事为人准则。正是: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

二、孝道是带应许的诫命

美德与孝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品德修养,除了“仁爱、信实、温柔、节制、良善、谦逊等”之外,中国人还非常注重孝道。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意思是:为人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因为,现实生活中,父母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对父母孝顺,父母喜从心生,身体健康,就是我们的福,我们就能从父母处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修身齐身治国平天下,基本的素质是从孝开始的,是最原始的善根。《增广贤文》里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孝感天地的故事,最有名的是二十四孝子。《孝儿经》里说:“孟宗哭竹生冬笋,王祥为母卧寒冰,董永卖身为葬父,天赐仙女结为婚。”

  圣经以弗所书6:2~3说:“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美德与孝道

  在十诫命中,只有这条是带应许的。什么是带应许的诫命?我们说每一条诫命都要遵守,例如:在诫命第六条神说:“不可杀人。” 我们没有杀人,而神并没有应许什么奖赏。神说:“不可奸淫。”我们没有犯奸淫,也没有什么奖赏。唯独孝敬父母,神却应许“可以得福,在世长寿。”可见神是多么注重孝道。世上没有人不喜欢长寿的,所以,要想得福长寿,就要去行孝,这是上帝的要求,必然遵守。

美德与孝道

申5:16:“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增广贤文》也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我们人呢?

  然而,在当今世代,当我们一心搞经济挂帅的时候,却勿略了对父母应尽的孝道,老人越来越孤独,长年难见儿女的面,因为传统文化断层了。所以,今天非常有必要发扬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但是,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行出来,要趁子欲养而亲还在的时候及时行孝,那才是幸福的。“因为,文凭高不等于人品高,心高不等于德行高。”孝的大根本,是家庭和睦,孝是寻回道德的根。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有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更是神所应许的诫命。所以,“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家庭和睦”,是大势所趋,非常必要。

美德与孝道

  让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完美融合,荣神益人,积极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使我们的生命脱胎换骨,不断更新长进,达到蒙神喜悦祝福的最高境界!

  二零一七年八月五日     

                  梦见你

美德与孝道

美德与孝道

相关文章

  • 美德与孝道

    加5:22~23 弗6:2~3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礼仪之帮,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

  • 孝心

    说到孝心,中国自古就是讲究孝道,从古到今没有慈经,只有孝经。中华民族崇尚孝道,宣扬孝道,传承孝道。优良美德传承继承...

  • 孝道

    孝道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最近这几年也不断宣传国学,我们应该弘扬孝道传统美德! 大家都知道百善孝为先,何为“孝”不是每...

  • 民族美德--孝道 62

    经常听老人们讲起,谁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孝顺,老人每当讲起这话题,就如同打开了话匣子,眉飞色舞的滔滔不绝...

  • 【每日分享】195

    【每日分享】孝道和与父母的功课 孝道是传统文化极力推崇的,也是一种美德。 另一方面,“孝”强调子女听父母的话,甚至...

  • J爸训娃记(110) 百善孝为先

    第一百一十篇 从小培养孩子的孝道(一) 清明才过不久,还是谈谈孝道。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人...

  • 弘扬孝道文化   构建社会和谐

    弘扬孝道文化 构建社会和谐 华东区: 徐建利 报道 为更好地弘扬传统孝道美德,营造助老爱老的和谐社会氛围...

  • 心怀孝道,传承美德(修改)

    六1班 邢振浩 孝是传承了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孝道贯穿其中...

  • 《曹娥碑》

    孝道孝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曹娥碑》之所以闻名天下,首先与曹娥的孝行有最直接的关系,其次,与围绕《曹娥碑》...

  • 《荀子·子道》:孝,不只是养,也不是一味顺从

    重视孝道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德与孝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kw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