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017
遍地都是机会,就看你有没有发现机会的眼睛
1
什么是幸福?每天在从容自由中工作,下班后能看到亲人愉快的笑脸,听到亲人欢快的声音,有精力和心情为自己做一餐喜欢的饭菜,有散步一小时的体力,有喝茶读书的情绪,能安然入眠,在鸟语花香中醒来就是幸福。我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啊?
2
世界总是这么复杂,听起来像是演戏,看起来更像是演戏。幼儿吃个饭喝个药要刷抖音才安心,少年读个书做个作业要在王者荣耀里扮一会儿英雄美人才能进入角色,青年在直播世界里梦想成星,在魔幻世界里落户安魂……一切都像是影视剧的翻版,每一个失魂落魄者都像是刚刚从剧情里走出的演员,然后对着世界慨叹:怎么没生在豪门?怎么就生在了偏远小城?怎么就出生在穷乡僻壤?没有多少人能认真而冷静的想过:自己从哪里来?将去往何方?
3
经历过半生奔波和劳碌才发现,健康快乐和自我满足才最重要。什么才叫成功?历经世间繁华和沧桑,归来仍是当初的那个少年,能够从容自在的做自己才是成功。
4
一个荣华梦,半生成浮云。细数脚下路,终归是草根。
5
突然发现,我们的阅读带了一些先入为主的因素在里面,所以才有了好坏的主观判断。现在我们读鲁迅的作品,只有喜欢或不喜欢之分,却没有好坏之分。没有人会说鲁迅的作品不好,因为那已经是定局了。所以,要想不被人左右,就要读过去时代的作品,读那些已成定局的作品。你可以说喜欢或不喜欢,也可以批判里面的观点,却绝对无法说出坏来。
读当代作家的作品最易起冲突,有些人不喜欢,可以说它不好,而另一些却喜欢,可以说它好。这样,争论和冲突就产生了。所以,作品优秀不优秀,还要看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6
我写出来的文字大多数都不能称之为作品,仅仅是我内心想法的叙述和呈现,虽然是真实可信的,却少了缜密组织和高度提炼。我不断的质疑这种叙写的意义和价值。
最近读诗人老皮的《观自在》系列,老皮谈诗歌时说:“诗歌写作,就是需要作者敏锐去发现并且准确地表达出我们生命中‘未被说出的’那一部分。”让我有了延续自己写作的理由。我自认为在真实的表达自己,尽力表达生命中“未被说出的”那一部分。我需要做的是尽可能敏锐和准确。
7
给十几岁的孩子们讲点真话,他们都将信将疑,甚至于还能讲出一大堆反驳的理由。所以我讲的真话成了废话,不如不讲。给几十岁的成人讲真话,他们会以为你企图改变他,反过来会说服你,也不如不讲。给领导讲真话他会以为你在挑他的刺或居心叵测,那就成大风险了。所以,我把真话都藏在心里,用我真心的想法悄悄地做自己的事,过自己的生活。
8
朋友讲了个关于自己的生活真事:他家的纱窗都坏了,需要更换。他找到小区门口的一家做铝合金门窗店,找老板咨询,看他们做不做这样的生意。老板说价钱合适的话也做。两人商量了价钱,同意做,但需要朋友把纱窗卸下来送到店里。因为用的时间久了,加上工具不趁手,他卸不下来,希望店里的师傅能帮忙。老板固执的不去卸,这档生意就此黄了。
下午,正好遇到一个专换纱窗的外地人,商量好了价钱后开工,帮他卸纱窗,换窗纱,安装,收钱时还又优惠了十块,皆大欢喜。小区其他住户看了整个过程,有好多家都让那人换纱窗,一直做到了晚上八点多,估计赚了八九百块钱。
两厢一对比,朋友特别感慨:这就是生意人的思维和格局,让利的同时也在生发商机啊。换个思维角度,现在的社会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就看你有没有发现机会的眼睛。
2020年05月06日
黑白之间的读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