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作者: 小乐呗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2-08 17:03 被阅读0次

清晨,我醒了,准确说手机闹钟的振动让我无法继续浅睡眠,因为手机各种闹钟声太突兀,我又过于敏感,只好每晚调为振动而静音,避免次日起来时难受。

摸索到手机,下意识关了闹钟,打开微信朋友圈,看看有什么有趣的动态,成了我每日的第一件事,然后开始新的一天。

而现在刚好是立春时节,我这个懒懒的大学生已在家中宅了些日子。当然,我也不是没什么要做,我会更多时间投入到读书中。我发现,再有用的碎片化阅读,仍旧不能满足我的知识需求,它们像是空中楼阁,美丽却无根基,一击可破。而系统化阅读倒是我日常的美味菜肴,虽耗时长,但重在内容丰富、逻辑鲜明,利于知识体系的补充。

有时,看书还真个缓解焦虑的好方法。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身处中国的我们尤为感觉强烈,基础设施迅速的更新换代,生活的质量不断提升,反过来,对我们这些大学生也是越来越多的要求,以便我们更好地搭上这列新时代的高铁。

可这样,我们更加焦虑迷茫,因为网络信息急剧爆炸导致阅读体验逐渐下降,不停壮大的激烈竞争市场,生活压力的增多……年龄不断增加,意味着我们要掌握更多能力,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但提前接受或许不是件好事。

在我看来,焦虑,更多时候代表着不确定性,没有信心或没有能力为应对的事情做出最佳方案。因为我觉得当前很多大学生焦虑,较多趋向于现实性焦虑,总是担忧未来的生活而不断去尝试做准备,又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后放弃,进而更加焦虑。

如果不能在这个焦虑圈里出来,是很难有更好的生活体验。不断提高我们的认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提高自身的本我认知,加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这样不必要的焦虑或压力才会离我们愈来愈远。

正如,《认知突围》给出了良剂“用逻辑和科学的态度正确检视事物,还要学会从更长的时间跨度和更大的空间跨度看问题。”意思是说,看待问题,不仅要理性有逻辑,更需要多个角度着手,从时间的跨度、空间的宽度来,这样才可能接近问题的答案。

记得《暗时间》也说过,我们的大脑是从几十万年原始进化而来的,有七情六欲,极富有情感,可这样也一定阻碍我们认知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

或许,我们需要的,是静一静,看看书,理清思路,再努力做好每一个目标。因为再迷茫焦虑,只会踌躇不前,空等岁月流逝,世界不会为谁而停止跳动,而我们可以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来影响世界。

相关文章

  • 2018-12-01

    练车杂记

  • 学琴杂记

    学琴杂记 一 很小...

  • 散·杂·笔

    本人的记录分为散记、杂记、笔记。 散记,不分类,随心随记。杂记,分类,记录若干范畴的心得,比如物理。笔记,分类,记...

  • 杂记

    绕园一匝,回家敷面膜。 #杂记#

  • 《個蟹杂记》

    《個蟹杂记》(原名《老蟹杂记》) 作者:個蟹 世弊芳华,待来生,匿毒之护你万世。残袭浑穹。祈欢...

  • 南陵一日游(江前进)

    南陵一日游(杂记) 江前进 前言 ...

  • 关于记笔记的思考

    三种笔记:每日杂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每日杂记,就是把你觉得值得记录,需要记录的东西都收录其中的笔记。需要每天整理...

  • 月读分享•八月

    再忙也给自己留点时间看书/桃夭的杂记

  • 关于如何持续写作:他为什么可以火那么久?

    平时看书喜欢看小说,不喜欢看随笔、散文、杂记等,虽然内心一直渴望看点心理学、互联网、散文、随笔、杂记或自传等方面的...

  • 2015-04-23生活杂记——弄一碗番茄煎蛋面

    2015-04-23 生活杂记——弄一碗番茄煎蛋面 今天决定再尝试一种全新的题材,生活杂记。衣食住行皆生活,于是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rz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