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呢,投资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超额回报。但是每个人拥有的可投资的资金、能够投入的时间周期,还有心态,投资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
没有放之四海都标准统一的投资模型,只有适合自己的投资模型才是最适合的最有效果的。
在我们开始买基金或者卖股票的时候,一般都会收到系统的一份风险评估要求,相当于是一份比较简单的风险评估问卷调查,系统会根据你完成的风险评估等级,给你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

保守型投资者
如果你做完风险评估测试,发现自己是属于比较保险的类型,不太敢尝试风险比较大的产品,那么就尽量不要选择股票类型的基金。
又或者,你的钱虽然1-2年内不会用,但是2年后可能是要买房或者买车的,不想被市场套牢,不想到时候拿出来的时候万一处于亏损状态,那么也建议你选择偏保守稳健的理财产品。
稳健保守的基金,基金经理持仓占主要的基本上是银行、或者基金、债券,这样类型的基金收益是比较稳定,下跌幅度要远远小于股票类型的基金,当然对应的上涨的幅度也是如此。
激进型投资者
如果你做完风险评估测试,发现自己是属于比较激进的类型,而且你目前经济上也没有比较大的支持,自己的小金库3-5年暂时不会用到,能够承受比较大的资金暂时性损失,那么你就可以选择部分激进型的基金或者理财产品。
何为激进类型的理财产品呢,就用股票类型的基金来比喻吧。就是跟随股票市场的波动而波动,下跌的时候跌的你肉疼,上涨的时候涨的你心花怒放,收益大的产品往往风险也比较大。
总是有朋友让我推荐涨的快的基金,涨的快跌的也同样猝不及防。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叶公好龙,但是真正的龙来了,我们又被吓坏了,着急忙慌的割肉了。
那又有人问了,是不是只要我承担了足够高的风险,我就能够获得足够高的收益呢?NONONO
高风险不等于就一定会带来高收益,不然的话大家还炒什么基金,干脆去抢银行不就好啦。
投资不是冒险游戏,投资是需要时间沉淀、需要耐心等待、需要时机发现、需要认真,需要有个人投资理论和逻辑的一门必修课。
作为个人,我是非常建议大家不要将基金的投入仅仅限制在1-2年,或者2-3年的。你可以选一支好基金,当做自己的养老基金,常年进行定投;又或者你可以选择一支好基金,常年定投,当做一支给孩子大学学费的教育基金;再或者你可以选择一支好几家;你甚至可以选择一支好基金,常年定投,当做你给家人一场旅行的游玩基金........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