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混淆不清,清者不能自清。
生活中,许多罗生门事件层出不穷,例如王宝强离婚案就是一个典型。“罗生门”这个被符号化了的同类事件代名词,彰显着我们每天都在发生的事,相同又不同。不同在于,每人每天千千万万的事件不同;相同在于,人们总是在言论之间说出利于自己的话。
黑泽明用一部《罗生门》解释了什么是罗生门,他凭借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影展上获得金狮奖,而1990年,他又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
1950年的《罗生门》的存在不仅仅只是作为一部经典影片,更是发人深思且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影片。
电影总片长只有88分钟,关于一宗谋杀案,关于凶手到底是谁?关于真相是什么?人性又是什么?在人性面前,真相又算得了什么?
扑朔迷离的程度就是,就算柯南来了,他也不一定能知道真相。
01
没有绝对的真相
电影改编自日本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竹林中》,故事的发生地点正是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那里的鬼还会因害怕人类的凶残而逃跑。
因为一场大雨,困住了一个和尚,和一个乞丐,和一个樵夫。电影也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倒叙讲述了一宗骇人听闻的杀人案。
案件围绕着武士、武士的妻子、强盗三人展开。
强盗多囊丸在京都声名狼藉,平日疯疯癫癫,我行我素,同时也是出了名的好色。所以他谋色害命是谁也能想到的一个可能性。
武士金泽武弘和他的妻子真砂,旅行之中遇到了强盗多囊丸,原本只是普通的相遇却因一阵风吹过,彻底改变了三人的命运...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起案件只是强盗多囊丸的谋色害命之时,武士和真砂却爆出了惊人的秘密,剧情发生大反转。
《看不见的客人》就是借鉴了本片的模式,不同人的说辞互相矛盾。
当我们还在想到底是谁在说谎的同时,随着剧情的推进,电影告诉我们,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死者“复活”了?!是的,死者也是可以说谎的。
编剧通过巧妙的安排,让身为观众的我们自己去辨别,你觉得哪个人说的是真实的,那就是真实的,真相,永远都是你愿意去相信的真相。
想要绝对的真相?对不起,没有。
02
死人也是可以说谎的
罗生门在一般解释是: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分别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证明或编织谎言,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难以水落石出,如“新郎被打案陷入罗生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