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胡说:知与信

作者: 徐清之 | 来源:发表于2020-07-23 15:15 被阅读0次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台词。

抽烟不好,我懂。不要熬夜,我懂。舔狗最后一无所有,我也懂……

现在跟年轻人越来越讲不清道理了,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反而是因为他们什么都知道。

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按照他的说法,年轻人说的懂,其实是不懂。

知道是错的为什么还要犯呢?

我们的基因里就有这种试错的冲动,小时候有没有父母不让做的事非要去做的感觉?我小时候就特别想把镊子插到插座孔里,然后就付诸行动了,那种冲动小孩子根本控制不了。还好有保险,保险丝烧了,镊子的头的烧黑了,我没事,还能吹牛。

但是有的事情,在家长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和强调下,小孩子却永远不会去犯。比如我妈小时候老是说坏人偷小孩之类的故事,我小时候从来不跟陌生人说话,给的东西也从来不要,除非父母同意。倒也有些后遗症,长大之后对陌生人没有那么大方。

拿王阳明的话来说,在对“不跟陌生人说话”这件事上,我是真的知道了。

但“知”和“未知”,听起来就很奇怪,仿佛薛定谔的猫,又死又活,又知又不知,不是真知是假知。很奇怪。

我想从另一个词来说一说这个道理:知而不信,不行也。信,才是对一件事情执行与否的本质。

父母老是对小孩说,不要玩手机游戏,好好学习,才能上好大学找好工作,以后才能舒舒服服生活。小孩就会说,哎呀我知道了。

他知道了吗?他能够复述你的意思,当然是知道了。

但他信吗?他的父母天天躺在沙发上刷手机不也舒舒服服吗?

反而是一些经历苦难的孩子,看到没有文化的坏处,确实从小树立了努力学习的志向。

有志向,自然是信了,这样的孩子,只需要提供好的条件和环境,不需要家长再说态度和目的了。

再说节俭,我相信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口头教育并不能影响到孩子的消费习惯,身体力行才可以。

因为你说的跟你做的不一样,孩子就不信了啊。

孩子的改变往往就因为一个瞬间,一件小事。我小时候抓筷子不会抓,有一次吃饭,我爸的同事说:“你儿子的手是有问题吗?”就那一丝羞耻让我努力很快学会了握筷。

从前有个小孩,很聪明很调皮,高中时候成绩也不好,一次课前打闹,被老师狠狠侮辱了一次,突然立志要让老师刮目相看,在90年代自发努力一年多考上了重点大学。

当然,侮辱当然是不好的,且不深刻了解不能轻易动用。就像毒性很强的药,不可胡乱开方。

我小孩小时候很内向,因为小时候很少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上幼儿园之后不能理解别人拿他面前的玩具,有几次打人的现象,怎么说都没有改。

有一次我区接他,碰到被他打过的小朋友的家长,找到我说这件事情,我看着他,他看着我。我表现得愤怒并让他道歉,他哭得说不出话。至此之后,再没有打人的情况。

为什么?因为他被批评了,还连累爸爸被批评了。这让他很难过,哭得说不出话来。这才信了,打人是不对的。

说到信,当然是能量非常的强大,可以产生一种充实内心无所惧怕的能量,我们一般称之为“意志”。

例子就不用举了,它可以让人克服作为生物的本能,不“趋利避害”反而“趋害避利”。

这种能量是恐怖的,也是宗教和国家必须掌握,而且严格控制他人拥有的。

当然,我们普通人不用想那么多,我也是陪伴小孩成长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

想把小孩培养成什么样子,知必须有信,信就需要言行。不同的孩子当然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基本理论只是“信”一个字这么简单,具体的做法,必然是要自己去思考和执行的了。

相关文章

  • 随笔胡说:知与信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台词。 抽烟不好,我懂。不要熬夜,我懂。舔狗最后一无所有,我也...

  • 随笔胡说:健康与金钱

    健康与金钱从某些层面来说具有一致的属性——即都是为了达成其他目的或状态的中间手段。 健康是为了舒适、为了精力充沛、...

  • 第一篇:开始

    今天是来知书第一天,以后坚持一周三篇的更新!是日记,也是随笔;是心得,也是胡说;是认真的写,也是玩笑面对;...

  • 统编教材阅读与评测随笔(二)

    《统编教材阅读与评测随笔(一)》见作者微信公众号。

  • 【随笔】胡说说

    昨日夜深,闲来上简书夜游,碰巧回复一条简信时其施主也在。于是遭一次调侃,“夜猫,你这本性还真就趁月黑风高夜出来找吃...

  • 姜胡说 | 进入一个领域需要学习「最少且必要的知识」

    作 者:司开仲 来 源:姜胡说(抖音ID:jianghushuo) 姜胡说:“进入一个领域需要学习的最少且必要的知...

  • 药与胡说

    最近偶然拾得一本中药杂记,本来本人对中药是没什么好印象的,一直以来想起中药便想起一段与病相伴的日子,可是越...

  • 【随笔】手工与觉知

    今天独自包装阿胶糕,或许是由于熬夜的原因,早上忍不住刷了好一会儿手机,弄得脑袋晕晕乎乎的,便又在阳台静坐了一小会儿...

  • 信与知的关系

    基督教哲学是在《圣经》的基础上,强调独一神崇拜与伦理化相结合的教导,同时融合了耶稣基督的教导、保罗神学、约翰神学等...

  • 读书和跑步丨观察者

    第276天 自律人生:唯有读书与跑步不可辜负,每天坚持撰写读书随笔,每天坚持1万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胡说:知与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chlktx.html